漏网的鱼吧 关注:89贴子:6,657


IP属地:河南1楼2023-12-03 22:32回复
      前两年在那个大专学校,有一个室友,平时喜欢和我聊人生。有次我们谈到了现实。他的原话我忘了,大致意思说这个社会很现实,只有成熟的人如何如何,我略微摇头跟他说:“我认为成熟的人谈理想,幼稚的人讲现实。”他也略微地摇头说:“不是的,我不这么认为,因为这个社会就是很现实,只有成熟的人才懂得有多现实,那些幼稚的人根本就不懂这个社会有多现实,成熟的人都是很现实很讲实际的。”然后我跟他说:“你不是很崇拜马斯克吗?你觉得马斯克是个成熟的人,还是个幼稚的人?”他愣了一下,片刻之后略微自言自语地说:“对呀,马斯克是一个成熟的人,但是他整天都在谈那些星辰大海的理想,哪怕始终被周围人质疑和嘲笑。”后来,他跟我说,自己励志要当中国的内马尔,他原本是很喜欢看球的,直到后来我离开学校,他天天都还在操场练球。


    IP属地:河南2楼2023-12-04 13:57
    回复
        成理稚现的逻辑,我很早就谈过了,这一结论,表面来说非常局限和片面,单讲出来就是一种道德绑架,很容易就能被推翻打脸。想要驾驭这一道理,就需要挖掘这一认知的根,后面讲我个人追求时会具体分析,我们先来讲另一个问题,我说了成理稚现的结论,还没有去具体分析其中的道理与逻辑,我的室友就接受了这个结论。当然,以认知来说,他的接受也可能只是表面的应和。但是我可以说,会有很多人听了这句话,能从感性上接受那其中还未明确的道理。为什么?原本从感性上不接受的道理,突然就接受了。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对于马斯克这个人尤其是他当下状态的的认可。如果一个人,不喜欢甚至讨厌马斯克,那么ta的第一反应很可能就是:“他只不过是运气好而已,比他有能力有理想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人多了去了”等等吧啦吧啦一堆。而事实也确实可以如此,比如说,如果马斯克是一个失败者(马斯克当下也有很多失败,但对一般人来说,目前是一个成功者的状态),那么我室友可能根本就不会知道马斯克,也不会喜欢,如果我依然把成理稚现的结论套在马斯克身上,那么大概率我室友会说:“你看,正因为他天天幼稚地谈论理想,不切实际,才会如此失败。”这是典型的马后炮认知,然而生活中,一定可以存在比马斯克有能力有理想更聪明更懂道理,却只是运气差而失败到一无所有的人。当然这里我们可以反驳说,只要我们了解这个人,即便失败了我们也会认可ta,然而以超知来说,我们一定可以创造一个非常有理想有能力,我们却无法了解到继而所有人都觉得ta一无是处的人。这些问题,以及那些马后炮认知,我后面再详细分析。


      IP属地:河南3楼2023-12-04 14:02
      回复
          先说以道认理。我们会发现,其实,当一个人因为认可马斯克而从感性上接受成理稚现时,马斯克到底是一个幼稚还是成熟的人对于ta来说就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ta喜欢认可甚至想成为这样的人。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个吃屎的人,我们既可以对ta说,真正成熟有智慧的人,是懂得适应环境的人。也可以说,真正成熟有智慧的人,是懂得改变环境的人。这两者都是真理。但不同的人会根据自身的道而接受其中一个。那就不能一个人同时认俩吗?当然可以,我江某人就两个都认,并且,也可以存在一个人,ta从感性上认可改变环境,但是迫于环境,却只能遵循适应环境的理,甚至为了给自己开脱,还会到处去宣扬人要懂得适应环境。这里依然涉及到了很多问题,心、感性、环境、认知、命运等等等等,这些未来都会逐一分析,暂时能下的结论还是那个:“世间很多理都无法定论,只能去理解去感受。”当然超知来说一定可以反驳这一结论,且无限互相反驳而无法定论,只能去理解。


        IP属地:河南4楼2023-12-04 14:07
        回复
            我们再回头看粗暴以及暴力的解决方式,首先,通常人以自身的感性也就是道认理。而人的感性会因为各种方式改变,因而所认的理也会随之改变,比如不能打老人和孩子。这是一种感性,也是一个道理。这种思想观念形成的背后有很多因素,比如过去尊老爱幼的思想,比如认为打骂教育是封建糟粕,以及弱者式的共情和表现强者形象等等,而为什么会有这些感性思想认知,背后也有很多因素,这个问题后面讲。先说当下,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观念,无论如何不能怎么怎么样,这是一种典型的圣母式道德绑架。这里,我们先分析,常常被人诟病的“圣母”,是怎么一回事。


          IP属地:河南5楼2023-12-05 11:15
          回复
              首先圣母的特点之一是善心和同情心,向往一个美好的世界。这些感性和行为,本身以社会普感和认知来说,都没啥毛病。甚至可以说,这些东西本来就是社会的普感,大家普遍都向往一个美好的世界。而圣母的第二个特点是行动力比较强,像传教士一样,主动地投入到那些事务中去。而符合这一点的,还有一类人,就是普度众生的佛。然后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虽然有:“乐山大佛你来当”这样的吐槽,但实际的生活中,人们并不会像诟病圣母一样诟病佛或者出家人,甚至会表以尊重。为什么,因为佛和圣母最大的区别在于,佛往往是自己修行,不会去干预别人。比如ta自己不吃肉,不会去干预甚至强迫别人跟自己一样不吃肉,只要你别妨碍他。然后佛会普度众生,这是一种干预,但他们干预的方式是感化,通过自我牺牲,通过包容,通过某种道理等等的方式去改变对方的感性。换句话来说就是,对方内心会被某些事情触动,自然而然或心甘情愿地改变了,这是典型的以对方的道讲理。比如我那个室友,我是首先知道了他存在崇拜马斯克的感性,才能大概地判断出通往他这一感性的道在哪里,随后我顺着这个道讲道理,也就自然地通了他的感性,让他接受了这个道理。而圣母呢,是不管别人什么感性什么道,ta只会强迫别人接受只符合自己感性和道的理。比如那些动物和环境保护主义,你必须接受,否则就绝食,就暴力,就道德绑架,不接受你就是什么什么,除了符合ta自身感性和道以外的问题基本是不考虑的。而他们的感性和道,以认知来说,是没有问题的,虽然有无数种可能,但是他们中是会有很多真的觉得杀害动物很残忍,无法接受,这并不是一种虚伪。


            IP属地:河南6楼2023-12-05 11:21
            回复
                比如小时候,我对待小动物是很残忍的,甚至干过把两只家猫用一两米长的绳子从脖颈拴在一起,随后把他们吓跑,然后看到一只猫爬到树上,另一只则被吊在半空中,差点窒息而死,而我则高兴地手舞足蹈,直到后来我在《江尽》里提到过的,有一次我用弹弓打鸟,打了好几天才用破璃片打中一个,等我高兴地跑去拿起挂在树枝上的麻雀时,它脖颈的血从我的拇指根流过,我当时震惊地感觉到,那血居然是热的。一瞬间我的心被触动了,产生了一种非常强烈的罪恶感,而后把麻雀埋在土里立个碑,磕了几个头,发誓再也不伤害生灵了。从此,我便存在了这样一种圣母式的感性,除了苍蝇蚊子这种东西,我通常心里是无法接受亲手去杀害的,否则内心会很痛苦,如果不小心踩死或不得不杀死某种生灵,我就会在那里道很久的歉,无论言表还是在内心。而这种感性甚至蔓延到了游戏里,比如玩原神,里面有很多小动物,会做一些材料杀死动物,我是不会去沙的,除了那些见到我就撞的野猪,但一般也不会沙它们,我能接受的是派遣角色去嘎那些动物,我只去领。我自己不愿亲手做,如果我不小心噶了某个动物,哪怕是只野猪,都会下意识地说一声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然后为它们默哀三秒祈祷他们安息,如果我噶掉的是动物一家子里的其中一个,我就会难受好半天。这些感性都是实的,而不是在那里装仁慈。所以我能共情那些动物保护主义。但区别在于,我几乎没有过强迫别人要跟我一样,我看别人嘎动物心里很难受,但一般不会去阻止,甚至觉得说出来显得自己很矫情。而我当然也没被诟病过圣母,所以那些圣母的问题,往往在于认知和解决方式。当然了,以认知来说,他们的认知和解决方式也都没有问题,只是不符合其他人的感性而显得不讲道理。


              IP属地:河南7楼2023-12-05 11:49
              回复
                  那要如何符合别人的感性呢?我们就需要先进一步地分析道为何物。首先,我们可以假设,一个喜爱兔子,觉得怎么可以吃兔兔的人A,站在了一个喜欢吃兔子的人B面前,而喜欢吃兔子的人B知道A喜欢兔子看不了吃兔子的场面。那么基于一般讲道理的人,B至少会避免在A的面前吃兔子。尤其是当B喜欢A的时候,甚至会为了A而改掉吃兔子,除非ta存在别的想法。而如果A也知道B吃兔子而不太愿意接近B,那么B也可能产生一种愧疚心,而进一步地选择去尊重A的感性。又如果A无时无刻地道德绑架ta说他吃兔子就是没人性如何如何,并强迫ta不吃兔子。那么B很可能反而选择专门在B面前津津有味地吃兔子。因为B可能会存在至少两种感性,第一不愿被强迫,这是人的普感。那么ta就可能会反过来去强迫A看自己吃兔子,让A尝尝被强迫的滋味。第二,是觉得吃兔子是一件快乐的事而无法放弃,就像一般人喜欢吃肉一样。那么为了让这一感性顺理成章,B就会去寻找符合这一感性的道理。比如,人天生就喜欢吃肉,这是人的天性,如果真要说没人性的话,那么不吃肉才反而是违背人天性的没人性。如果A想到了这里,因为符合了自己的感性,他大概率就会放弃继续思考,且迫不及待地去宣扬这一道理,即便这一道理非常地片面。


                IP属地:河南8楼2023-12-05 11:52
                回复
                    片面道理的问题,具体我们放在史无主义那里讲,我们先来看道,会发现,在A的面前,原本至少存在一处可以通往使B产生接受不吃兔子感性的道。而这个道之所以能够产生,又源自B本身的感性和认知等等。比如说最近流行的公主或王子请如何如何。一个小伙对看门大爷说:“请说,王子请进门”否则他就不进。如果是我爷爷,大概率会吐槽一句:“咦,你哩道是真多”,就是说,按理原本已经有一条让小伙接受进门的道。就是你把门打开他就进去了。但是现在基于小伙新的感性和认知等等,这条道走不通了。我们必须得加一句:“王子请进门”,这是一个新的方式,也就是一条新的道。那么对于我们来说,解决同一个问题的道变多了,并且是相比之下,就是说,别人还是那个道,只有小伙比别人多了个道,并且我们还只能走这个道,如果麻烦到我们了,或者我们心里不接受,我们自然可以吐槽一句:“你道是真多”。然后我们生活中这种现象很多,比如有些明星耍大牌,不站c位就不拍。比如常见的结婚已经谈好彩礼了,新娘下车时又突然加价。但是反过来,这些很容易遭人厌恶的行为呢,也会导致很多人不愿意顺着对方的道走,一定要去另辟新径,用别的方式让对方接受,或者大爷可以说,你让我说王子请喝茶,我就不说,还要把门关上,反而你现在必须得说一句:“王爷请开门”,我才让你进,这是大爷的道。所以道认知上来说并不是贬义词,但会根据个人感性分褒贬。而由此来看,什么是以理通道,一是我们以感性为主认知为辅去打通某一坐标的新的道路,二是以认知为主感性为辅,创造一个全新的坐标进而使世界产生通往此坐标的无限道路。也就是以无数的理,去创造无数的道,进而繁衍出无数的理,生生不息,使我们的世界产生无限的可能。而世界存在无限可能是一个理。世界产生无限可能是付诸实践,所以以理通道是一种超越各种主义,超越最高造物主和超越超知的无限造物主思维。


                  IP属地:河南9楼2023-12-05 12:10
                  回复
                      当然了,这里可能会有一个疑惑,感觉不对呀,说是知主感辅地创造新坐标,但感觉大爷“王爷请开门”是以感性为,里面认知不多呀。怎么理解,就是说,大爷自身道的形成,是以感性为主,夹杂了认知环境性格等因素。而大爷打通小伙的道,主要靠的是认知,也就是对于这个世界的理与道等等的理解。而我们在这种无限的认知和理解下,就会产生无限的创造理和道的能力。比如基于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去创造一个还没被创造出来的世界,当然这是以我们世界内的视角,以超出这个世界的最高造物主视角,这个世界可能早已被创造出来了。就像之前提到的梦境记忆篡改,基于那场魔女的梦境,我们不难想象到,人类一定可以拥有像大脑那样随意篡改一个人感性认知记忆和创造梦境的能力。那么也就是说,未来人类就可以事先像电影一样创造一个梦境的所有情节,然后让某人的意识如同进入虚拟世界一样进入这个世界,在大脑连接相关仪器的瞬间,此人的记忆认知感性等等会被篡改,代入到梦境里的某一个人物中,然后像做梦一样,以那样的认知和感性记忆等等,去经历一个原本被设计好的梦境,醒来后还会恢复原本的记忆和感性。那么也就是说,未来人类可以真正地沉浸式看电影。比如《进击的巨人》拍成一个梦境世界一样的电影。看客可以根据自身需要,直接代入到其中的任何一个人物和任何一个时间段。比如一个人讨厌贾币,那么我们就可以直接把ta的意识代入到宣战布告中贾币的身上,然后ta的认知、感性、记忆等等全部和贾币一模一样,就必然会想贾币所想,做贾币所做,而对于被代入到贾币身上的我们来说,那个世界是正在进行时,实际则是未来完成时。


                    IP属地:河南10楼2023-12-05 22:37
                    回复
                        当然啦,由此认知我们也可以想象到未来世界可以存在某种类似三体二向箔的武器,那就是虚化打击。二向箔武器有一个弊端,就是众生平等,大家都得一起降维,但这一般不符合人发展的感性,毕竟人一般是向往长存且往高纬度走。当然啦所谓降维是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小时候第一次了解所谓二维三维空间的时候觉得不合理,二维是一个没有厚度的面,但理论上来说这种东西就像世界的起源一样是不存在的,因为一个面它总得有所厚度,如果有,那它就依然是三维,当然以超知来说也一定存在没有厚度的面,就像这个已经存在的世界一样。并且我们也并非无法理解一个没有厚度的世界,比如梦境世界按理说就是没有厚度和重量的,当然以超知来说,也一定可以证明梦境世界有厚度和重量。


                      IP属地:河南11楼2023-12-05 22:39
                      回复
                          回来谈虚化打击,就是说,我们可以发明出一种盒子,把这个盒子扔到一个星系,打开后几乎会在一瞬间辐射到整个星系,然后首先扫描辐射范围内的世界。直接模拟成一个同等的虚拟世界,而被辐射打击的生物意识也直接被收入盒子中,并被强行篡改。就是说,盒子会像制造梦境的大脑一样根据自身的道,延续虚拟世界的未来。而所有被收入盒子的生物意识,也会跟着被篡改的记忆感性等等前行。就是说比如,地球被虚化打击了,一瞬间,我们所有人的意识就进入了盒子中,但是我们感受不到。并且我们的记忆意识认知等等和所面对的世界也没有改变,只不过我们的意识已经脱离了现实世界进入虚拟世界,在进入的一瞬间,这两个世界是一样的。随后现实世界我们的肉体已经失去了意识,直接被安乐死亡,而虚拟世界的未来是由盒子实时模拟出来的,包括没有辐射到的世界,也一样给模拟了出来。所以就像平行宇宙一样,我们直接进入到了另一个注定的未来。这看起来很矛盾,但我们人类其实已经可以做到了。比如,我玩的《剑与远征》这个游戏,整个游戏是可以通过外部工具加速的,也就是光环助手。一开始我完全无法理解,游戏明明在一秒一秒的进行时,为什么能像是穿越一样加速到还没发生的未来。我了解后才知道,那个游戏的算法就是未来时。比如进入某一关卡,人物在自己战斗,会有很多戏剧性的事情发生甚至看得人惊心动魄,极具实时发生的实感。但实际上,在进入关卡的一瞬间,整个过程和结果就已经算好了。所以外部的光环助手才能够加速。而我们再观看这场战斗的时候,随时是可以把人物的自动觉醒技能改为手动,也就是说,当我们取消自动放大招的一瞬间,注定的结局也随之改变了,并且这个时候新的结局也已经生成,所以光环助手依然在加速。然后只要我们不暂停,游戏就一直处于现在进行时和未来完成时的叠加状态,而我们可以不停地使用和取消自动技能,游戏的结局也在不停地改变,但始终又都是已存在且注定的。当然理论上来说,其实是有间隙的,但是那个算法太快了,完全没有延时,以至于让我们感觉那是都是实时发生的。然后我们可以理解到梦境世界也可以是这么回事,虚化打击也可以是这么回事,我们的世界也可以是这么回事,只要有那么一个所谓的像游戏算法那样的造物主存在。这也就是我更早提到过的,我们这个世界的时间线,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是延时的,也可以是闭合的。


                        IP属地:河南12楼2023-12-05 22:45
                        回复
                            而进一步地,如果这个世界存在造物主,那么这个世界就很可能是实时或闭合的,而如果这个世界是像《剑与远征》那样的延时或闭合,就意味着我们的未来已经存在了,那么我们就必然存在时空穿梭的可能。就是说,像剑与远征,一场战斗进行到了第十秒,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以一个造物主的身份(也就是程序员的身份)暂停游戏,把其中一个人物像干预自动手动那样强行抽离游戏。随后,再继续游戏时,原本注定的结局因为少了这个人物而瞬间形成了另一个既定的闭合未来。随后,我们直接把游戏快进或跳到第三十秒,我们再把这个人物放进去,那么这个人物就等于达到了一个平行宇宙的未来。同样的,如果我们在第十秒暂停,复制出其中一个一模一样的人物,认知感性记忆等等一切都一样。然后要么用复制品代替人物,要么原滋原味。当然其实都是原滋原味,因为两人是一模一样的。然后,我们把脱离出来的那个,无论是原版还是复制品,直接放在第三十秒的位置,那么他就等于穿越到了原本真正的未来,哪怕那个世界里有两个他(一个十秒的他一个三十秒的他,然后他们一个是原版,一个是复制版)。同样的方式,我们也可以让三十秒位置的他回到十秒的过去,也可以让他穿越到他原本不存在的既定未来或过去。并且还不会产生所谓自己杀自己改变未来的悖论。当然,无论他穿越到了哪一点,从那一点开始,既定的未来都会改变,但也可以不改变,因为我之前谈荆轲刺秦王时提过,造物主可以强行把改变的时间线扭转到原本的轨迹上。就像轨道里的小球,我们放在不同的轨道里,相当于不同的时间线或平行世界,而经过一段路程,最终小球都落到了同一个轨道里前行。所以由此来说,我们这个世界存在真真正正的时空穿梭,只要我们达到了超越这个世界进入最高造物主世界的能力,要么就是最高造物主世界或超越最高造物主的某种存在,强行干预了我们。


                          IP属地:河南13楼2023-12-05 22:51
                          回复
                              回头再说虚化打击,应该不是什么难理解的问题了,用这种技术我们可以很人道主义地消灭一个世界的生物,然后占据其资源,盒子还能成为一个水族箱一样的观赏工具,我们随时可以代入到其中任何一个生物的意识中,像做梦一样游乐。到那个时候,社会中就会出现非常多的星系收藏家,也会出现很多的星系美化师,就是说我们地球原本是一个人间百态充满痛苦的世界。我们被虚化之后,星系美化师会篡改我们的感性认知以及环境,包括类似万有引力之类的物理化学定律等等,让被虚化的我们瞬间或慢慢地发展到一个所谓天堂般没有痛苦的理想世界等等等等。


                            IP属地:河南14楼2023-12-05 23:02
                            回复
                                而由上面这些问题,我们也不难看出,当我们拥有了最高造物主视角和超越认知,原本各种无法理解不着边际的问题,就变得跟小儿科一样清晰易懂,同样的我们也可以用最视和超知,天马行空地去创造各种各样神奇的世界,只要想,那就一想一大串。就像我们获得了创造电脑游戏的科技,那么各种相应的游戏世界就会根据各种人的道一串一串地被创造出来。而这也就是所谓主理辅感的创造,新的世界新的环境,产生新的感性,新的思想,新的认知,以孕育新的道。进而使不同的人产生新的认知新的理以及新的感性新的道,这些人再以此创造新的世界。而因为这个世界拥有无限可能,也就拥有无限的理和道。我们能挖掘出来的理越多,随之产生的道也就越多,而以其中任何一个道,都能衍生出无限的符合其道的理。并且以超知来说,这个世界上一定存在最高造物主和超知所理解不到的理,而这样的理,以超知来说,我们又一定存在理解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就存在超越最高造物主和超知的可能,成为一个理解无限理而衍生无限道以创造无限世界的存在。但是以超知来说,也一定可以证明,我们能获得的一切理和道,都只不过是背后某种超越我们的存在所注定的安排,这个存在我们依然可以定义为最高造物主和超越的认知,然后无限循环。


                              IP属地:河南15楼2023-12-05 23: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