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解决更早提到的违心事问题,一个人之所以做所谓违心事,基本上就是因为当时对于ta来说,还有其他更重要的感性占据了主导地位,比如一个人因为穷等原因抛弃了孩子,但又有罪恶感,所以说自己抛弃孩子是做了违心事,但实际上,当时对于ta来说,相比抛弃孩子的罪恶感,不愿意被孩子连累的感性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抛弃孩子解决了被连累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存在了,抛弃孩子的罪恶感才又占据主导地位,这个时候ta谈抛弃孩子是违心事甚至说后悔,那就是典型的过河拆桥。当然,这里也存在另一种情况,就是ta以为抛弃孩子可以解决生活困境,实际可能恰恰相反,被人口诛笔伐人人喊打不说,孩子还天赋异禀创造巨大财富,由此悔不该当初,当然啦,这也是马后炮的认知问题,但也同样是世界内的经验。而这里的后悔呢,也是人后悔的另一大成因,结果和想的不一样,然后因结果而产生的巨大负面影响和情绪而情绪化地悔不该当初。然而呢,生活中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因此而后悔,很多人会坦然接受,甚至像团长说的那样不因失败的经验而影响判断。为什么呢?理又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