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3.18
今天挑读了行动力的这一章,还是颇有感触的
从书上看到了道理,道理还是人家的,只有切实行动了,不断的练习之后,切实的做到了,让自己发生了改变,才是自己的。
行动的误区很多,典型的就是行动之前总想看清结果,并且找到最优解
但现实哪能看的那么清楚,自己尚且不知道明天吃什么,怎么可能知道行动以后能有怎样的的结果,是否可以达成自己的期望呢?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做一点儿看一点儿,就像在大雾里行走,永远只能看到周围几米的距离,只能走着看着。走着走着,或许就能达到自己以往难以触及的高度。
所以,行动时要想清楚,不是想清楚目标,而是想清楚行动的道理,行动的方向。只要道理是对的,就可以开始了。
这些年,自己在学习和考证上一事无成,就是现在这个误区中。自己总觉得自己现在从事的行业,是一个垃圾行业,就算自己辛辛苦苦考出来证,也很难派上用场,提高收入。所以,自己每年装模作样报名,但从来不肯踏踏实实备考。然而,未来会怎样,自己真的知道么?自己现在所处的层次与眼界,对更更高层次的判断真的是准确的么?自己就真的看得这么透,这么准?
这就是妄图看清结果。
自己人到中年,除了目前的行业做了十来年,没有其他技能傍身,到了人才市场都不要的年纪时,自己无技能,无证书,要怎样和人竞争呢?自己现在工作,几乎卖给了公司,照顾不了小孩,照顾不了老人,那是因为现在老人身体还健康,小孩儿还小,数年之后,自己还能用所谓的勤劳来挣这一份工资么?当自己需要天天回家,需要经常请假去照顾老人时,自己又没有过人的长处和技能,自己该怎样保持自己的生存竞争能力呢?自己通过学习考证来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这道理是绝对不会错的吧。
这才是生存发展的道理。
只有把这些道理想明白了,记到心里了,自己才能真正的获得行动的动力。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人什么都不做的时候,好像自己可以做成任何事儿,并常沉浸在这种虚假的,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中不可自拔,将精力白白浪费掉。而一旦切实做事儿的时候,世界线就开始收束,从可以做成任何事儿的情况,变成只能做这一件事儿。其实这种感觉并不好,在这个时候,虚假的自我良好感觉消失,取而代之的就是患得患失,还有负面反馈带来的挫折感。这也是自己经常无法开始行动的主要原因。
减少欲望,降低期望,告诉自己,知道了一个道理,还需要大量艰苦的联系,才能真正掌握这个道理。
人这一辈子,能主动做成的事太少了,凭什么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而且一做就能成,这种情况本身就是虚假不切实际的,自己只是一个普通而迷茫的人,资质一点也不出众,悟性也差,更需要踏踏实实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