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恋爱物语...吧 关注:393,739贴子:8,039,256
  • 3回复贴,共1

国外的优秀同人文推荐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什么要发这个呢,我还是思考了一下。
我想,独有一人的文字,得了赞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唯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不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莽原,措手不及的样子,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如此,我决定不再做英汉翻译了,但又不想让一些作品蒙尘,所以特此开个帖子来介绍一些国外的春物同人,这即是我的目的。
这些都是我预备翻译出来的,想让圈内众人有更广阔的视野,以及丰富我的英文理解。但此过程中,我渐渐发现,我对春物并不特有关切,只单对三浦抱有一种热忱。这在我译另一篇阳乃的同人时尤为明显,对比译三浦文章时的废寝忘食,这样的工作对我来说几近煎熬,之所以还能坚持下去,仅仅是因为字数很少,另一篇结衣的同人,我译了有一万多字了,但离进度过四分之一都很远,更不用说我准备译的另一篇雪之下的文章了,那足足有二十万词,算下来也需要至少三十五万字,我不用太动脑筋的想,这也确实太浪费我的生命,再加上我对这两个角色也并非分外喜爱,只是单纯觉得文字不错,想着顺手译出来,简直可笑。
另一个就是,现在发表文章真的是很难啊,我前几天把文章发到各个平台,光审核和申诉简直把我肺都气炸了,我不知道为什么。
以下是我扫完fanfiction之后给出的书单。
Spring Blooms Into That Room
雪之下同人,续13卷之后,偏日常的发糖文,甜度甚至可能太高了,我认为可能是写的最好的雪之下同人,不仅是对于文笔还是剧情,这就是我上面说的那个译出来可能三十五万字那部,甜文只看一部的话,就这吧。
Anniversary
比企谷同人,非日常,偏向思考与批判,讲的是雪之下和叶山结婚十五周年之时,比企谷不请自来。我也预备译这个,在Spring Blooms Into That Room之前。
Pink and Blue
结衣同人,这篇文章的大致剧情是:雪之下并没有就读总武高,而在另一个学校,比企谷救狗后与由比滨相识,然后结衣很快就把比企谷拿下(没有雪之下这算很正常的),两人顺利结婚,结婚几年之后,结衣在与三浦的聚会中通过叶山结识雪之下,两人成为了好朋友,然后比企谷去接结衣回家时结识雪之下,雪之下翘由比滨墙角,结衣去质问比企谷的故事。我个人偏向于去思考家庭专偶制婚姻。
结衣的同人非常少,能完结的就更少了,我连愤世嫉俗的序都写完了,唉,但是该断则断,交给其他人吧。
评论区有位老哥说得好:如果你的爱人/配偶在对你保持身体忠诚的同时对别人产生感情,你有什么感觉?你会怎么做?
我想这对结衣这样的女孩子是很残酷的事情,我这么说或许你们就能体会,本文最后一章那种不可言喻的惆怅与忧伤、无言与愤恨。
Of cooking and dogs
结衣同人,甜文,日常向就不用说剧情了。
Unexpectedly, a Fox Suddenly Arrives and Ruins his Peace
彩羽同人,甜文,一色的同人文也非常少,我把这部书排第一。
How to (Be) Tame(d) (by) A Fox
另一篇彩羽同人,叶山约彩羽出去约会,结果发现自己喜欢的是先辈~的故事。
Thus, Kawasaki Saki Strikes
川崎同人,写得还行。
Replacement
阳乃同人,阳乃这个人物很难写,看得过去又完结的只有这个。这个吧里有人译了,叫做《工具人》,但作者后来修饰过了。
它译了很多小说,以前有他的打包网盘,现在没有了,这人可能不会再上号了,又没有吧内元老能发给我的?
Labcoats_and_Loners
静可爱的同人,感觉看这一本就够了,只在ao3连载,所以我把epub发在二楼,君可自取。
It began with a question
折本香织的同人,被某个前辈译了。
Turning Point
最好的折本同人,被某个前辈译了。
这个前辈以前叫神界祭司,现在叫Goldia,有谁保存了他的译的小说吗,说真的,能有谁能发我一份吗。
好吧,三浦的同人文呢?——英文的没几个了,好看的我和某个前辈译了,剩下的都没完结,最近也有几个作家突然就更新了鸽了好几年的三浦同人。那么……
Miura Yumiko Decides to Confront her Confusion
三浦同人,甜文,我也是看了这篇同人的翻译才追到原网站去的,然后遇见了……
Alternatively, a new flag is raised
三浦同人,我认为是最棒的,我时不时就回味一遍。
Accidentally in Love
这篇偏向批判像比企谷这样不成熟的小屁孩的,我认为是现实主义大作。
How to make him your boyfriend
三浦甜文。

以上。


IP属地:江苏1楼2024-03-21 06:31回复
    Labcoats_and_Loners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V4SxUvj3ta49yegforrKg?pwd=1234
    提取码:1234


    IP属地:江苏2楼2024-03-21 06:34
    回复
      2025-08-13 07:30: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Pink and blue 的序。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3-21 06:53
      回复
        @一条稻穗102
          谢谢你写了这么多字,这是个过于娱乐化的时代,一些属于人类的美好本质也在慢慢流失了,我想我知道原因,它就在我面前晃来晃去。
          我不太清楚你看了我翻译的多少文字,但我觉得,你只要看了我那篇我最喜欢的三浦同人之后就知道我为什么要批判渡航、为什么要骂比企谷这样的阴郁小屁孩、为什么要译那篇文章(这篇序的名字就叫:我译这文字的原因。)、为什么要唾弃这种廉价情感价值的满足以及为什么在我内心不建构一个:像比企谷这样阴郁的小屁孩可以得到普世的幸福、三浦会爱上比企谷、雪之下也可以和八幡在一起的世界。
          我觉得这是很清晰的,但拉康一派的心理学认为他者永远无法共情,我持反对态度,因此我身体力行的共情他人;因为庄子也说过:「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跳脱自己的局限,可以看到更宽广的天下,更深刻的理解。然而你有你的疑惑,我有我的答案,这就不能不说了,但我还是建议你再去看那篇正文,排除我的序和后记。这三部分是在讲一件事,你如果能联系起来就能知道我不是在排斥比企谷了,也不是在自以为高高在上。而是我在为比企谷悲哀,为像比企谷之类的所有孩子们悲哀,然而最终,这是对造成这一现象的世界进行控诉。
          自我记事起,我就一直生活在对世界丑陋真相的认知中。但我没有选择丑陋的真相,而是丑陋的真相选择了我,就好像我是丑陋真相自身的福音。
          有谁自幼就被世界散发的刻意或不经意的恶意所包围的吗?我以为在此过程中,大概可以看到社会的真面目了。
          所谓幸福,于我而言,就像珠宝店的玻璃柜一样。
          就像曾经有一个小屁孩,想要一只路边摆着的10元钱的玩具小狗,被母亲毒打过后坐在路中,号啕大哭,车来人往,无人问津。然而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我真诚地希望,能有一个像比企谷这样阴郁的小屁孩可以得到普世的幸福、三浦会爱上比企谷、雪之下也可以和八幡在一起的世界,但这个世界,绝无可能是现在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每个地方都在发生着令人伤感的事情,理性地看,我们不能说它们这些事不对。然而我无端的悲哀,此刻却自顾自愤懑起来了。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踏尽人间不平事,一生只为一事来。
        大家都倾向于逃避现实,正是因为现实残酷,人们才铸就虚无缥缈的梦,这些梦每在这个世上存在一天,人就不能清醒一天,梦就是梦,现实仍是现实,一直做梦的人迟早会分不清现实与梦境的分别,以为自己不会死去,所以痛苦也是不应该的。所以有很多人要撕裂这种幻象,把真相赤裸裸地展示出来,让沉睡的人们有一些真知灼见,哪怕只有一个人看过我的文章打破了所谓认知屏蔽效应也好,情感的波动自然会带动他们走出自己的出路。
          这个世界上,也许有比企谷这样阴郁的小屁孩可以得到普世的幸福、也许有三浦优美子会爱上比企谷、雪之下雪乃也可以和八幡在一起。
          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
          有些还在妄想的人会说了,一些人有了,别人自然也会有。
          是的,就像癌细胞的初心是好的,让一部分癌细胞先永生了,然后所有细胞自然就会慢慢都永生了。一部分人是即激进又懦弱:懦弱说不敢靠自己去争取什么,激进又是想当然的认为事情必定如他预料的发展,小市民的丑陋姿态暴露无遗。
          我为什么在批判?我为什么要批判?
          因为他们以为自己不会死去,所以痛苦也是不应该的。
          我还是建议你多读一遍《Alternatively, a new flag is raised》,或许你就能知道更深刻的意思,因为我不可能在这里写雄文,写了恐怕也发不出来,这发不出来的魔幻现实,不正映衬了吗?
          失败也无所谓,迷茫也无所谓,放弃也无所谓。非要使人练敏了感觉来更深切地感到自己的苦痛,叫起灵魂来目睹他自己的腐烂的尸骸,这也是正确的事情吗?
          《Alternatively, a new flag is raised》里有一段我非常喜爱的描写:
          平冢老师驾驶着车辆,长长的、孤独的高速公路撕裂了整个城市。只有我们,这条路,还有将我们与外界隔开的屏障。我们在开车,我们在前进,但似乎有一条路要走,一个我无法避免的注定的地点。
          这是我想要的吗?这是我想去的地方吗?
          我有很多疑虑。


        IP属地:江苏18楼2024-03-23 03: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