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交易吧 关注:230,684贴子:19,037,384

回复:4202年了还在hd600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再然后就可以看见单元了 光照下可见纸障板呈现墨绿色 边缘有小小的不平整 非光照下可见羊毛纤维的斜条纹 非常透光非常薄 远远不及580黑白羊毛那种厚度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09-13 22:12
回复
    耳机框架下部靠近母座处有模具水印No.5 半透明振膜球顶无暗码数字 光照下铜环清晰可见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4-09-13 22:23
    回复
      2025-08-11 18:07: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光照下重新装好耳罩的侧面 坚挺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4-09-13 22:33
      回复
        银色插针的原线细节 顺便说下拔插针小技巧 觉得不好拔的时候不要硬拉硬撤 拿个眼镜布或纸巾裹住再拔 增大摩擦力就很容易拔出 另外不要频繁插拔是对的 但是接触不良很多时候不是插针的问题(如果插针没有明显损伤的话) 是母座弹簧松了 可用镊子插进母座小孔里夹一夹就可以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4-09-13 22:37
        回复
          箱说 手写编号一万两千多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4-09-13 22:44
          回复
            晒完了跑路 开玩笑的还是要讲下声音 收到当天我直接听到12点 然后感觉和手头的瓦楞纸14w号hd600区别巨大 像是80年代的dt880之于现在的dt880 前者灵性俱全 后者在一次次降本增效的妥协中灵性尽失 只留下一个框架的形 其早期的神韵全丢完了 早已失去了最初的光辉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4-09-13 22:52
            回复
              🤔很多人对头版600的刻板印象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没有什么堂音(早期版本特调)
              2.是最细腻的版本(纸障板的加成)
              3.人声带点甜(都说继承自平铭580)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4-09-13 22:57
              回复
                我上耳的第一感觉是头版600的声场 完全和后期的是不一样的东西 这造成了很多影响:
                1.头版600的声场可以说是真正无边际的 声音的元素是从远处飘向你 而不是后期600那种声场像是调了一个带堂音的结界(不知道这么形容是否合适) 声音从结界里冲向你
                2.这种声场也造成了真正的自然之声 细腻动听 听多久都不会累 可以说早期600的灵性大部分是这种独特的调音带来的 后期版本失去了这种灵性也就变成了只留框架的血肉凡胎
                3.这种不带太多堂音特效的声场 使人更容易听清声音的元素 明明单元素质应该是差不多甚至后期版本更强 但是前期600却显示不那么糊 能听出更多东西 有些强弱切换的地方也更游刃有余 能停得下来 也不会冲得过猛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4-09-13 23:11
                回复
                  2025-08-11 18:01: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再说说细腻度的问题 确实听久了会发现 后期600声音的颗粒度是要比头版大得多的 这就是纸障板的神奇作用?这也是有人会评价黑线铜环600偏糙的原因 这种颗粒度问题同时影响了耐听度 常常会使听过更高素质的耳机(举例比如自家的hd540g)的人 后期600听了不到一会就会忍不住摘下来 因为其混响加得太多声音颗粒度又大 听久了与记忆中这首歌本来应该表现出的样子有出入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4-09-13 23:24
                  回复
                    再说说老耳机最重要的音色区别 可能涉及到不同年代的审美 现在的审美都偏向低频 与早期注重高频气质的版本早已大相径庭 这就造成了很多新版本的耳机对音色这个东西根本就不重视 就好像是同一个钢琴声 后期版本听者就是普通的钢琴 有钢琴声音的一切要素 但是听着就是emm普普通通 而早期版本这个钢琴一对比听着像是施坦威那种世界名琴弹出来的 听着就是更有光泽更有延伸更有灵魂 音色要出彩得多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4-09-13 23:36
                    收起回复
                      然后关于人声带点甜这个其实我不太具有同感 早期600的调音思路还是把人声当作一种乐器处理的 人声甜不甜主要看音源 我听一些日系acg比如nZk没有感觉早期600会把人声染得特别好听 所以有没有可能其实是后期600的人声太差了衬托的 反正早期600的中频没有给我特别突出的感觉 我最喜欢的反而是这个带着克制不喧宾夺主收放自如的低频 至于为啥不选高频 因为600始终是600 头版600的高频表现也打不过hd540g的高频 头版600的地位在我心中还是没能超过dt911和hd540g 暂时和dt880s同一级别 比dt911和hd540g略输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4-09-13 23:48
                      回复
                        最后两个不同版本相差十几二十年的耳机合个影 暂时头版600听得不是很多 但是我认为对喜欢600的声音的人来说是值得拥有的 这是有灵性的更能展现600原本内核的东西 花几千块值不值 我的答案是作为藏品完全值 基本没有贬值的可能 而且声音还具有辨识度 在耳机历史上各种名机构成的岁月长河中 它是能占有一席之地的 也是一只真正具备流畅自然之声的能让人长久听下去的好机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4-09-14 00:07
                        回复
                          不知不觉又听到12点了 常听常新 后续有新的体会会继续分享 也欢迎喜欢600的烧油一起交流听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24-09-14 00: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