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阁立志传5吧 关注:86,243贴子:2,113,944

回复:太阁立志传V 全居城一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金崎城
这个也不用,玩过金崎撤退战应该都知道。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6楼2024-10-09 15:17
回复
    北庄城
    作为前身的北之庄城(北庄城、庄城)的筑城年代不明,南北朝时代现在的福井市北庄、木田、板垣町附近好像存在城郭,《日本城郭大系》11卷(1980年)引用了福井藩主松平吉邦之命享保5年(1720年)编纂的《越前国古城遗址并馆屋迹》(《城迹考》)的记载,将其与延元3年/建武5年(1338年)北朝对抗的斯波高经建立的城塞群“足羽七城”之一。
    之后,根据黑丸城的朝仓贞景之子朝仓赖景在此地建造了馆,成为北庄朝仓家的据点。
    由于织田信长属下的军势,朝仓氏灭亡后,信长为了越前统治,将朝仓氏旧臣前波长俊任命为一乘谷的守护代。另外,明智光秀、羽柴秀吉、泷川一益3人具有传达自己意愿的作用,配置在北庄朝仓景行的馆中[6]。据推测是简易的前线基地或堡垒程度的东西。之后信长给柴田胜家带来了越前49万石。
    北之庄城有柴田氏在天正3年(1575年)筑城的“柴田氏北之庄城”,其旧址有结城氏在庆长6年(1601年)筑城或改建的“结城氏北之庄城(后来改名为福井城)”。现在看到的福井城的遗迹是结城氏的。
    关于柴田氏北之庄城和结城氏北之庄城的关系,有一种解释是柴田氏的东西是结城氏改建的,柴田氏的东西的遗迹是结城氏作为完全不同的城堡建造的。现状是前者的调查几乎没有进展,所以不清楚。因此也有不区分前者和后者的情况。
    朝仓氏灭亡后,平定了支配越前的一向一揆(越前一向一揆)的功绩,被给予越前国北之庄的柴田胜家,在1575年(天正3年)根据自己的地盘开始筑城。据推测城堡是在足羽川和吉野川(之后的百间堀)汇合的位置建造的,护城河的一部分使用了足羽川,天守是7层(一说是9层)构造,是与安土城匹敌的巨城。
    有传教士路易斯·弗洛伊斯于1581年(天正9年)访问北之庄时的记录,他说:“城堡和其他房屋的屋顶都是用漂亮的石头铺成的,其颜色更加增加了城堡的美观。”。这个“石”是指在离城堡很近的足羽山出产的笏谷石,现在在发掘调查中发现的柴田时代的石墙是笏谷石,与北之庄城几乎同一时期由胜家的养子柴田胜丰筑城的丸冈城的天守也是用笏谷石制的石瓦铺成的。另外,町的规模是安土的2倍左右,也提到了胜家在足羽川架桥的九十九桥。
    但是在1583年(天正11年)4月的北之庄城之战中,胜家败北,与妻子市一起自杀的话,城堡也会被放火,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被烧毁(北之庄城之战)。攻灭胜家的羽柴秀吉在战后不久的1583年(天正11年)4月25日寄给毛利氏重臣小早川隆景的书信中,有“城中高筑石藏,天守九重”的记述。(但是九重也有“重叠好几段”的意思)
    柴田氏灭亡后,由于战功,若狭领主丹羽长秀被加增越前成为城主。之后成为堀秀政的领地,但堀氏不久就被转封到越后。
    之后,1599年(庆长4年),秀吉的亲属青木一矩被封为北之庄城21万石。
    1600年(庆长5年)家康的次子结城秀康在关原之战的战功第一位,以68万石拜领北之庄,第二年1601年(庆长6年)9月实施知行割,开始筑城。1604年(庆长9年)秀康被允许自称松平氏,为了成为名副其实的适合御家门居城的城堡,在全国各大名的手传建筑中花费了约6年的时间完成。完成的城堡东到新堀川(现在的荒川),南到足羽川,北到加贺口马出的2公里见方。本丸建有4层5层的天守。
    在柴田氏的北之庄城的旧址上,由于结城氏新建造了“北之庄城”,所以现在不能看到柴田氏的遗迹。从1993年(平成5年)开始经过6次的发掘调查的结果,在本丸的推定位置柴田神社的地下,出土了被认为是石墙遗迹的石头,但是还没有完全确定本丸的正确位置。
    1624年(宽永元年),福井藩第三代藩主松平忠昌将“北”字改为“福居”,因为“北”字相当于“败北”而不祥,后来改名为“福井”。关于改名的经过有很多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位于北之庄城内的一口名为“福之井”的井而改名的。
    统治者:柴田胜家(修理亮,第四政权代理家老,人称柴列日涅夫)——丹羽长秀(越前守,第五政权前期)——堀秀政(参议,第五政权后期)——青木一矩——越前松平家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7楼2024-10-09 15:29
    回复
      一乘谷城
      朝仓家的百年居城(1471-1573),随着朝仓家灭亡,再加上越前民主化运动问题,于天正三年被拆除并成为废城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8楼2024-10-09 15:37
      回复
        大圣寺城
        镰仓时代由狩野氏建造,成为了其居城。建武2年(1335年)呼应中上代之乱的名越时兼南下时,加贺国的国人狩野一党的各氏在大圣寺城迎击了这个。建武4年(1337年),负责新田义贞的用地伊豆守、山岸新左卫门等人攻占了津叶清文守护的大圣寺城。之后,战国时代与日谷城等一起成为一向一揆的据点。
        天文24年7月23日(1555年8月20日)越前国的朝仓宗滴进攻加贺,与南乡城·千束城一起大圣寺城也在一天内陷落了。另外,《朝仓始末记》将此时陷落的城堡称为“津叶城”,这也被认为是与城主津叶氏有关的大圣寺城的别称。津叶城被认为是大圣寺城深处的丘陵,但可以说是别名同城,是关系密切的堡垒。永禄10年(1567年)本庄(现福井县瓦市)的堀江景忠与一向一揆一起叛乱朝仓义景时,在足利义昭的斡旋下,12月15日与一揆方的2城一起烧毁了朝仓方的黑谷城、桧屋城以及大圣寺的3城,达成了和议。
        天正3年(1575年)平定越前的织田信长的军队进攻加贺,占领了江沼郡能美郡。信长命令柴田胜家修复日谷城和大圣寺城,配置了户次广正(鱼梁田政纲)和堀江景忠、景实父子。第二年,在江沼·能美两郡起义,但被救援的胜家镇压了。此时,佐久间盛政成为大圣寺城主。胜家在第二年天正5年(1577年)修复大圣寺城的同时增强了兵力,为上杉氏南下做了准备。同年11月3日,在与从能登·七尾城攻略南下的上杉谦信的手取川之战中,织田势大败,此时,大圣寺城也被上杉氏夺走,谦信将加贺众的藤丸胜俊置于城将。谦信去世后,天正8年胜家攻占了本愿寺势力的金泽御堂,将拜乡家嘉作为大圣寺城主。
        天正11年(1583年)贱岳之战中胜家败北后,作为北之庄(现福井市)丹羽长秀的与力,沟口秀胜在大圣寺城被放置了4万4千石。天正13年(1585年)长秀去世后,秀胜仍留在大圣寺城,成为江沼郡和能美郡新领主堀秀政的与力。之后,庆长3年(1598年)堀秀政之子·堀秀治被加增移封转移到春日山城,同时秀胜也被转封为新发田藩。受此影响,同年小早川秀秋成为江沼郡的领主,家臣山口宗永在大圣寺城放置了6万3千石。第二年秀秋再次被转封,宗永留在当地成为秀吉的直臣。
        庆长5年(1600年)关原之战中宗永跟随西军,被东军的前田利长进攻,8月3日(9月10日)大圣寺城落城,宗永自刃。之后前田家家臣津田重久担任城代,但由于元和元年(1615年)的一国一城令而废城。宽永16年(1639年)前田利治被分为7万石,建立了大圣寺藩,在旧址上作为藩厅设置了大圣寺阵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9楼2024-10-10 15:28
        回复
          小松城
          据说是天正4年(1576年)由加贺一向一揆方的若林长门守建造的,织田信长的武将柴田胜家进攻,村上、丹羽氏成为城主。到了江户时代成为加贺藩领,元和元年(1615年)以一国一城令成为废城。
          宽永16年(1639年),以2代藩主前田利常的隐居城的名义重建,但是绕着大规模的水沟,成为了与配置筑岛的新城建设相似的大规模建筑。完成的城域规模约为金泽城的两倍。利常死后成为加贺藩金泽城的支城,由城番统治,迎来了明治维新。
          本丸建造了天守台,作为天守的代用建造了御三层橹。从漂浮在广阔的水沟中的样子来看,这是一座拥有浮城别名,设想了难以攻陷的实战的要塞。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0楼2024-10-10 15:29
          回复
            尾山城(转变与太平以外)/金泽城(转变与太平)
            位于金泽平原中央的犀川和浅野川之间的小立野台地的顶端,是战国时代到江户时代的梯郭式的平山城(以前被称为“尾山”也是因为这个地形。台地顶端被认为是山的尾巴)。在船门和土墙上可以看到,在白漆喰的墙壁上铺上尖瓦的海鼠墙和屋顶上铺着白色铅瓦的外观,在船第一层和围墙上安装的唐破风和入母屋破风的出窗,是金泽城建筑的特征。
            这片土地是加贺一向一揆的据点,是净土真宗的寺院“尾山御坊”。虽说是寺院,但也和大坂的石山本愿寺(大坂御坊)一样,是环绕石墙的城堡。织田信长攻下一揆,在旧址上建立了金泽城,设立了佐久间盛政。之后盛政在贱岳之战中被羽柴秀吉讨伐,秀吉将金泽城赐给了前田利家。利家从文禄元年(1592年)开始进行改建工程,扩建曲轮和护城河,建造了5层6层的天守和橹。兼六园的前身是加贺藩四代藩主前田纲纪附属于金泽城建造的莲池庭,是世世代代藩主改建的大名庭园。
            另外,金泽的地名在室町时代的文明年间已经存在,但尾山御坊时代位于金泽的小立野台地的尖端即山尾(尾山),因此使用了尾山的称呼。佐久间盛政建造新城时,不是一向一揆印象深刻的尾山,而是将金泽用作城名,但前田利家入城后,不是与羽柴秀吉(丰臣政权)敌对而灭亡的盛政命名的金泽城,而是采用了与自己出生地尾张国相通的尾山。但是,由于金泽的地名广为人知,尾山城的名字没有普及(在丰臣政权的公文中也几乎没有使用),利家自己也再次开始使用金泽的城名。
            城址在明治以后,因为作为存城设置了军设施,所以留下了一部分建筑物被拆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金泽大学一直放置到平成7年(1995年)。
            天文15年(1546年)-尾山御坊(金泽御堂)是一座拥有空堀和栅栏等的城建寺院,在加贺一向一揆中获得加贺支配权,成为本愿寺的据点。
            天正8年(1580年)4月-佐久间盛政攻下尾山御坊,同年改称金泽城为居城。
            天正11年(1583年)-贱岳之战后,从羽柴秀吉(丰臣秀吉)那里得到加增的前田利家于4月28日(新历6月14日)入城,改称尾山城。
            天正15年(1587年)——根据巴特伦驱逐令被除封的天主教大名高山右近被称为利家,进行了尾山城的大改造(据说再次改称为金泽城是在这个时候)。
            文禄元年(1592年)-利家之子前田利长再次进行改造,筑起了石墙及百间堀。
            庆长7年(1602年)10月30日-天守因落雷烧毁,取而代之的是建造了三层橹。另外,从这个时候开始金泽城这个名称就固定下来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1楼2024-10-10 15:34
            回复
              七尾城
              占据室町幕府三管领家一角的畠山氏中,七尾畠山氏的第一代当主能登国守护的畠山满庆在正多年(1428年~1429年)左右在此地建立起来。当时的七尾城被认为是堡垒程度的规模,作为行政府的守护所也被放置在府中(现在的七尾市街的府中町)。之后约150年间成为领国支配的据点,在第五代当主畠山庆致时期,守护所也从府中(七尾城山脚下)转移到了七尾城。之后,在畠山义续·畠山义纲的时候,能登由于战乱持续而增建,成为了最大的地盘。山麓有城下町“千门万户”一里多,耸立在山顶的七尾城的威容甚至被称为“天宫”。是日本五大山城之一的坚固的城堡。
              1576年(天正4年)被进攻能登国的上杉谦信包围,开始了攻防战(七尾城之战)。谦信拥立曾经作为人质(养子处理)被交付的上条政繁(畠山义春)[注释1]作为新畠山氏的户主,以恢复自古以来混乱的能登治安的大义名分为基础开始进攻能登。七尾城支撑了一年。但是,由于重臣之间的对立而被拥立的年轻当家畠山春王丸无法平息长续连、游佐续光、温井景隆等人的对立,七尾城被孤立了。1577年(天正5年)9月15日,由于游佐续光的内应,上杉军入侵,主张彻底抗战的长氏一族被杀害了。谦信于9月26日开始对七尾城进行改建,自己也登上了本丸,在写给家臣的书信中记载了眺望七尾湾的绝景之美。
              另外,在攻城战中谦信吟诵的汉诗《九月十三夜阵中作》非常有名,但实际上这首诗并不是谦信作。
              与谦信对立的织田信长势力的七尾城救援没能赶上,但之后谦信猝死后,织田势力在北陆转为反攻。连接越中国(现在的富山县)和能登国的要地七尾城,后来被织田方所领,菅屋长赖作为城代进入政务后投靠了前田利家。因为已经不是山城的时代,把据点转移到小丸山城,所以暂时由次男前田利政成为城主,但在第五政权下的1589年(天正17年)成为废城。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2楼2024-10-10 15:38
              回复
                春日山城
                这座城堡是南北朝时代越后国守护的上杉氏作为越后府中馆的筑城而开始的。1507年(永正4年),守护代长尾为景拥立上杉定实驱逐了守护上杉房能。作为新守护,定实进入府中后,长尾氏成为了春日山城主。
                建在上越市中部的春日山山顶,被认为是拥有天然要塞的难攻不落之城,是为景、晴景、上杉谦信(长尾景虎)、上杉景胜四代的居城。但是,上杉景胜转移到会津后统治越后的堀氏,因为不方便掌管政治,于1607年(庆长12年)在直江津港附近建造了福岛城,春日山城结束了其任务。
                别名也被称为钵峰城。“春日山”的名称来源于奈良春日大社分灵的春日神社。春日神社的创建年代有958年(天德2年)的说法、守护上杉氏筑城时的说法、文明年间(1469年~86年)的说法等,不清楚。
                另外,据说附近林泉寺的物门是将春日山城的后门移建而成的,但没有确证。但是,据说最低也要追溯到庆长,被认为是春日山城最古老的建筑物。
                很多画图上都画着石墙和天守阁等,但几乎都是空想,石墙和瓦都没有被发掘出来。在此基础上,基于严密的时代考证的首次复原模型完成,在2009年1月至12月举办的“越后上越天地人博”上展出。
                作为对抗地区支配和侵略的据点,在险要之地配置了支城、堡垒、馆。山中有连接春日山城和支城、堡垒的军事用道路。
                越后守护代长尾为景对现有的险要进行了大改建。
                1536年(天文5年)-长尾晴景从父亲长尾为景继承。
                1548年(天文17年)12月-长尾景虎(后来的上杉谦信)从哥哥长尾晴景继承家业入城。
                1579年(天正7年)——在御馆之乱中获胜的上杉谦信的养子上杉景胜入城。
                1598年(庆长3年)-上杉景胜转封会津,堀秀治入城。
                1606年(庆长11年)-随着堀秀治的猝死,孩子堀忠俊接手。
                1607年(庆长12年)-随着福岛城的建成,行政组织转移,春日山城成为废城。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3楼2024-10-11 15:42
                回复
                  栃尾城
                  创立年代不明,据说是室町时代初期~中期。构成马蹄型的郭,作为坚城而闻名,上杉氏会津转封后也代替入封越后的堀秀治的家臣·神子田政友以1万石入城,1610年随着堀氏的没落而成为废城。
                  作为本庄氏(一说是古志长尾家)的城堡,上杉谦信度过了幼年~青年时期,谦信的父亲长尾为景去世后发生了继承人之争时的初阵之地而闻名。
                  之后,在谦信死后的御馆之乱中,城主本庄秀纲跟随上杉景虎方,与三条城的神余亲纲等人一起抵抗上杉景胜,天正8年(1580年)4月22日栃尾城落城。秀纲向会津方向逃亡。
                  土桥、多个堀切、石积、郭迹和竖堀的遗迹等残留下来,主要部分的遗迹几乎全部保存下来。从山顶可以看到栃尾盆地。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4楼2024-10-11 15:45
                  回复
                    新发田城
                    最初建造城堡的时期不明,但可以认为是镰仓时代初期在幕府设立上有战功的佐佐木盛纲的旁系新发田氏的筑城。世世代代都是新发田氏的居城,天正9年(1581年),新发田重家对上杉景胜发表独立宣言,史称“新发田民主抗争”。天正15年(1587年),由于景胜方的攻势,新发田城落城。作为大名的新发田氏灭亡了。
                    之后随着上杉氏的会津转封,庆长2年(1597年),沟口秀胜得到6万石的领地进入新发田。作为治理新发田藩领内的据点,选择了新发田重家的旧城之地,进行了新发田城的筑城。城的完整形态是在承应3年(1654年),据说是3代宣直的时代。之后宽文8年(1668年)、享保4年(1719年)因火灾城内建筑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但每次都被重建。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5楼2024-10-11 15:55
                    回复
                      本庄城/村上城(发行前原定居城(太平))
                      卧牛山第一次建造城堡的年代还不确定,但战国时代(16世纪初),被认为是由越后扬北众的本庄时长或儿子本庄房长建造的。当时被称为本庄城,是用木栅防御的中世纪式城郭。永禄11年(1568年),城主本庄繁长向上杉谦信反旗。虽然是笼城长达1年,抵抗谦信的繁长,但接受了伊达氏、芦名氏的斡旋,将嫡子显长作为人质,没收了一部分领地,接受了讲和。
                      庆长3年(1598年),随着本庄氏的会津转封,堀秀治的家臣村上赖胜成为领主。村上先生开始的对近世城郭的改建工程,在堀直寄时代就完成了。堀氏时代建造了3重天守,还修建了城下町的格局和街道划分。
                      庆安2年(1649年)松平直矩从姬路入城。宽文年间,村上城被大规模改建。虽然重新建造了天守、橹等,但不久宽文7年(1667年)的落雷烧毁了天守等。之后,城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守没有被重建。天保年间(1830年-1844年),居馆被拆除,再利用为长法寺正殿。
                      幕府末期的戊辰战争中,内藤家的村上藩由于亲幕府派和新政府派的意见分歧而处于分裂状态,庆应4年(1868年),认为无法抵抗官军的亲幕府派藩士在山麓居馆放火,逃到庄内方向。与庄内藩兵汇合,与新政府军在羽越国境交战。
                      明治3年(1870年)新成立的“村上县(后来合并为新泻县)”知事内藤信美,向政府申报了被烧毁的城郭的破坏,并被受理。据说这个时候城下的诸门和石墙几乎没有受伤,但也在明治8年之前被拆除、出售。即使是现在,在村上市内,这个时候被卖掉的石墙的一部分,作为民宅的庭石和围墙的基石残留着。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6楼2024-10-11 15:58
                      回复
                        富山城
                        细川统治时代
                        天文12年(1543年),神保长职为了拓展在越中东部和新川郡的版图,命家臣水越神重于神通川东岸的安住乡建筑富山城。
                        安土(第一至第四)桃山(第五)时代
                        永禄3年(1560年),因长职持续侵扰椎名氏的领域,与椎名氏为从属关系的上杉谦信为支援椎名氏而向富山城攻打,不敌强大的上杉军的长职,于是弃城逃向增山城,但经过一个多月,增山城也遭到攻陷。同5年,转至白鸟城为据点的神保氏,因上杉军的猛烈攻势下决定开城投降,降伏于上杉氏。富山城因是北陆的战略要冲,在之后约15年间,富山城为上杉氏、椎名氏、一向一揆等的争夺之地。
                        天正6年(1578年),以上杉谦信病逝为契机,斋藤长龙率领织田军在月冈野之战大胜上杉军 ,并在之后夺回富山城,后由神保长住接任城主之职。同10年(1582年),为协助在甲州征伐中陷入苦境的武田胜赖,唐人亲广和小岛职镇发起一揆急袭富山城,并囚禁长住,后被柴田胜家等织田军镇压。但亦因此长住退下城主的职位,改由佐佐成政担任。以富山城为据点的成政将富山城进行大规模的改修。
                        本能寺之变后,成政与丰臣秀吉为敌对关系。天正13年(1585年),秀吉发动越中征伐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包围富山城,最后迫使成政开城投降,富山城也遭受破坏。前田利长因在战场上建立战功,被赐封越中三郡(射水郡、砺波郡、妇负郡)。文禄4年(1595年),领域新增新川郡 。庆长3年(1598年),利长从前田利家手中接下家督职位,并在关原之战后当上加贺藩初代藩主。
                        庆长2年(1597年),利长由守山城移住富山城到同4年(1599年),之后在同10年(1605年)将藩主之位交给前田利常,由金泽城移住富山城作为隐居城。同14年(1609年)富山城发生火灾,主要建筑物遭烧毁,因此利长建造高冈城且移居该城,而富山城由津田义忠担任城代之职。
                        江户时代
                        宽永16年(1639年),利常将家督之位转封给长子前田光高,分别给次子前田利次十万石、三子前田利治七万石,其中利次设立富山藩。翌年利次向加贺藩借富山城,当作暂时的居城并入住。当时原打算于妇负郡百冢建筑新居城,但因财政困难而中止计划,后在万治2年(1659年)与加贺藩进行领土交换,将富山城周围土地纳为领域,并正式将富山城作为居城。同4年(1661年),获得幕府许可,对富山城进行修复、整备城下町,且对北陆街道进行修补。
                        近代
                        明治4年(1871年),因废藩置县政策而废城。本丸御殿作为县厅舍(非现地),二之丸则作为小学校地使用(已拆除)。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7楼2024-10-12 16:18
                        回复
                          历任城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8楼2024-10-12 16:19
                          回复
                            鱼津城
                            传说是建武2年(1335年)椎名孙八入道建造的。城的周围是鸭川(神明川)、角川、富山湾、友道的沼泽包围的地方,据说本城被双重的护城河和石墙保护,还配备了天守阁。
                            战国时代椎名康胤与上杉氏叛离后,落入了追讨椎名氏的上杉军手中。之后成为上杉氏越中统治的重要据点,河田长亲长期担任城代。天正10年(1582年)的鱼津城之战中,织田军和上杉军展开了可怕的攻防战。但是,由于之后的6月6日本能寺的变化的消息传来,织田军撤退,马上上杉军夺回了。
                            之后,天正11年(1583年)3月,被整顿态势的佐々成政再次包围,城将须田满亲开城转出信浓的海津城,其成政也因富山的角色被前田·上杉军夹击,之后投降秀吉的大军前,天正15年(1587年)被肥后移封,但发生一揆而没落。
                            文禄4年(1595年)前田利长增加了新川郡,从上杉家的越中众(土肥氏、柿崎氏、舟见氏等)那里得到了郡内的诸城。由此,长尾能景以来的上杉氏的越中支配结束了。前田氏的治下除了青山吉次等担任城代之外,富山城烧毁后的庆长14年(1609年)3月22日开始转移到高冈城的同年9月13日前田利长作为据点,根据元和的一国一城令成为废城。废城后作为加贺藩的御藏“古城御藏屋”使用(1785年发行的鱼津町惣绘图中也有记载)。
                            现在,本丸旧址是大町小学遗址(2018年4月合并为位于鱼津市本江的鱼津市立四叶小学),二丸遗址是鱼津简易法院等地,几乎没有留下遗迹。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9楼2024-10-12 16:24
                            回复
                              松仓城/飞騨高山城(太平)
                              1579年(天正7年),飞弹国人姐小路赖纲筑城,居城从樱洞城转移。
                              自纲为了对抗第五政权的领导人羽柴秀吉,与越中叛军富山城主佐々成政联手,因此1585年(天正13年),从秀吉那里接到讨伐三木命令的越前大野城主金森长近进攻飞弹压制了它。在这场战斗中,以难攻不落而自豪的松仓城因我方的背叛而落城,之后在金森氏的管理下进行了改建,1588年(天正16年),由于高山城筑城成为废城。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0楼2024-10-12 16: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