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庄城
作为前身的北之庄城(北庄城、庄城)的筑城年代不明,南北朝时代现在的福井市北庄、木田、板垣町附近好像存在城郭,《日本城郭大系》11卷(1980年)引用了福井藩主松平吉邦之命享保5年(1720年)编纂的《越前国古城遗址并馆屋迹》(《城迹考》)的记载,将其与延元3年/建武5年(1338年)北朝对抗的斯波高经建立的城塞群“足羽七城”之一。
之后,根据黑丸城的朝仓贞景之子朝仓赖景在此地建造了馆,成为北庄朝仓家的据点。
由于织田信长属下的军势,朝仓氏灭亡后,信长为了越前统治,将朝仓氏旧臣前波长俊任命为一乘谷的守护代。另外,明智光秀、羽柴秀吉、泷川一益3人具有传达自己意愿的作用,配置在北庄朝仓景行的馆中[6]。据推测是简易的前线基地或堡垒程度的东西。之后信长给柴田胜家带来了越前49万石。
北之庄城有柴田氏在天正3年(1575年)筑城的“柴田氏北之庄城”,其旧址有结城氏在庆长6年(1601年)筑城或改建的“结城氏北之庄城(后来改名为福井城)”。现在看到的福井城的遗迹是结城氏的。
关于柴田氏北之庄城和结城氏北之庄城的关系,有一种解释是柴田氏的东西是结城氏改建的,柴田氏的东西的遗迹是结城氏作为完全不同的城堡建造的。现状是前者的调查几乎没有进展,所以不清楚。因此也有不区分前者和后者的情况。
朝仓氏灭亡后,平定了支配越前的一向一揆(越前一向一揆)的功绩,被给予越前国北之庄的柴田胜家,在1575年(天正3年)根据自己的地盘开始筑城。据推测城堡是在足羽川和吉野川(之后的百间堀)汇合的位置建造的,护城河的一部分使用了足羽川,天守是7层(一说是9层)构造,是与安土城匹敌的巨城。
有传教士路易斯·弗洛伊斯于1581年(天正9年)访问北之庄时的记录,他说:“城堡和其他房屋的屋顶都是用漂亮的石头铺成的,其颜色更加增加了城堡的美观。”。这个“石”是指在离城堡很近的足羽山出产的笏谷石,现在在发掘调查中发现的柴田时代的石墙是笏谷石,与北之庄城几乎同一时期由胜家的养子柴田胜丰筑城的丸冈城的天守也是用笏谷石制的石瓦铺成的。另外,町的规模是安土的2倍左右,也提到了胜家在足羽川架桥的九十九桥。
但是在1583年(天正11年)4月的北之庄城之战中,胜家败北,与妻子市一起自杀的话,城堡也会被放火,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被烧毁(北之庄城之战)。攻灭胜家的羽柴秀吉在战后不久的1583年(天正11年)4月25日寄给毛利氏重臣小早川隆景的书信中,有“城中高筑石藏,天守九重”的记述。(但是九重也有“重叠好几段”的意思)
柴田氏灭亡后,由于战功,若狭领主丹羽长秀被加增越前成为城主。之后成为堀秀政的领地,但堀氏不久就被转封到越后。
之后,1599年(庆长4年),秀吉的亲属青木一矩被封为北之庄城21万石。
1600年(庆长5年)家康的次子结城秀康在关原之战的战功第一位,以68万石拜领北之庄,第二年1601年(庆长6年)9月实施知行割,开始筑城。1604年(庆长9年)秀康被允许自称松平氏,为了成为名副其实的适合御家门居城的城堡,在全国各大名的手传建筑中花费了约6年的时间完成。完成的城堡东到新堀川(现在的荒川),南到足羽川,北到加贺口马出的2公里见方。本丸建有4层5层的天守。
在柴田氏的北之庄城的旧址上,由于结城氏新建造了“北之庄城”,所以现在不能看到柴田氏的遗迹。从1993年(平成5年)开始经过6次的发掘调查的结果,在本丸的推定位置柴田神社的地下,出土了被认为是石墙遗迹的石头,但是还没有完全确定本丸的正确位置。
1624年(宽永元年),福井藩第三代藩主松平忠昌将“北”字改为“福居”,因为“北”字相当于“败北”而不祥,后来改名为“福井”。关于改名的经过有很多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位于北之庄城内的一口名为“福之井”的井而改名的。
统治者:柴田胜家(修理亮,第四政权代理家老,人称柴列日涅夫)——丹羽长秀(越前守,第五政权前期)——堀秀政(参议,第五政权后期)——青木一矩——越前松平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