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阁立志传5吧 关注:87,173贴子:2,120,309

回复:太阁立志传V 全居城一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白石城
白石城是仙台藩伊达氏政宗的支城,也是片仓氏的世代居所。它存续到明治维新时代,明治天皇结束江户幕府之统治后,明治天皇下废城令使得城堡被遗弃。天守阁成为一块空地连石桓都拆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9楼2024-10-29 21:00
回复
    米泽城
    镰仓时代
    据说在镰仓时代历仁元年(1238年),镰仓幕府大臣大江广元之次子长井时广,在担任出羽国置赐郡长景乡的地头时所建,之后约有150年间皆为长井氏的根据地。
    室町时代
    天授6年(1380年),伊达宗远率领军队攻陷了米泽城 ,以致到安土桃山时代,此城皆在伊达氏的统辖下。天文11至17年(1542年-1548年)间发生天文之乱,此内斗使得伊达稙宗被迫隐居,伊达晴宗则是继承家督,且将居城从桑折西山城搬迁到米泽城。在伊达氏时期,开始扩增城下町 。
    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
    天正17年(1589年)举兵对抗芦名氏(折上原之战),并将其消灭,后将居城改为会津若松城,米津城城主由梁川宗清担任城代,翌年丰臣秀吉推行奥州仕置,没收攻占取得的卢名氏领地,使得伊达氏又将居城搬回米泽城。
    天正19年(1591年)政宗奉命改封至岩出山城,置赐郡纳为会津地区,并由蒲生氏乡管辖此域,米泽城城主则由蒲生乡安担任。乡安在担任城主期间整修城内的建筑物,包括白子神社等,和实行检地。
    氏乡死后,改由蒲生秀行继承家督,于庆长3年(1598年)被奉命进驻至下野国宇都宫,会津改由上杉景胜治理,米泽城主由直江兼续任职。同5年(1600年)发生关原之战,属于西军的景胜,领地本为120万石被减封至30万石,居城亦移封至米泽城,直到明治维新皆为上杉氏担任米泽藩主。庆长3年,米泽城已有一重堀、本丸和二之丸,景胜当上城主后,开始修建门、塀、橹和二之丸,并在同13年(1608年)新建三之丸。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0楼2024-10-31 01:15
    回复
      2025-08-06 13:51: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山形城
      前史
      山形城位于山形盆地南侧、马见崎川扇状地的中央和偏北。在羽州街道和笹谷山口的汇合点,到镰仓时代为止作为最上郡的中心而繁荣起来。,
      最上氏的筑城
      南朝:正平11年/北朝:延文元年(1356年)斯波兼赖作为羽州探题进入山形,南朝:正平12年/北朝鲜:延文2年(1357年)初期的山形城被筑城。之后,出羽斯波氏自称是最上氏,成为最上氏本宗家的居城。最上义光在庆长年间扩大城郭,构筑了三个圆圈,设置了家臣团的宅邸。并且整备城下町,成为庆长出羽合战中得到的出羽57万石的本城。
      江户时代
      元和8年(1622年)最上氏改易后,由鸟居忠政进行了改修。鸟居氏以后也屡次发生藩主家的变更,但由于格式、规模逐渐下降,江户中期以后城堡的维持变得困难。幕府末期,御殿被放在两个圆圈上,本丸是空地,三个圆圈的西半部分是田地。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1楼2024-10-31 01:19
      收起回复
        鲑延城
        室町时代-安土桃山时代
        本城的主要城主鲑鱼延氏,是现在山形县户泽村岩鼻馆侍奉小野寺氏的佐佐木氏(近江源氏)的庶流。1535年(天文4年),鲑延秀纲的父亲佐佐木贞纲(鲑延贞纲)拜领了鲑延庄,建造了鲑延城。
        战国时代中期小野寺氏的最大版图扩展到出羽国中部(现在的秋田县雄胜地方一带、仙北地方南部、山形县最上地方北部),对秋田县由利地区的由利十二头等周边国人也带来了影响和威胁。天文年间(1532年-54年)小野寺景道为了掌握与大宝寺氏(武藤氏)和最上氏争夺领土的最上地区全域,向鲑延庄派遣佐佐木贞纲,佐佐木氏模仿地名称为鲑延氏。鲑延城作为小野寺氏的南部据点,经营最北部的领国。
        1581年(天正9年),鲑延城被最上义光攻打,城主鲑延贞纲之子鲑延秀纲虽然抵抗过一次,但最终投降。但是,由于领土被放心,所以恭顺最上义光,鲑鱼延城从小野寺氏变成了最上氏的城堡,成为最上氏攻占大宝寺氏、小野寺氏的据点。鲑延秀纲一直侍奉最上义光,在长谷堂城的战斗中表现出色,因此被战后的论功行赏授予了1万1500石。
        江户时代
        进入江户时代,最上氏发生了关于继承家督的家族骚动(最上骚动),1622年(元和8年)最上氏被改易,被移到了近江大森藩。鲑延秀纲被寄放在佐仓藩主土井利胜身边,最终随着土井氏的换国离开古河,在当地去世。
        最上氏的知行地被分割,常陆松冈藩主户泽政盛进入最上地区,赐予6万石。当初虽然进入了本城,但是因为是山城所以狭窄且不方便,不适合幕藩体制下的领国经营,所以以沼田之地的小城、沼田城为基础建造了新庄城,1625年(宽永2年)完成后转移到那里,立藩新庄藩。由此鲑鱼延城成为废城。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2楼2024-10-31 01:22
        回复
          尾浦城
          天文年间(1530年代),统治当地的大宝寺氏(武藤氏)建造了尾浦城,从大宝寺城(后来的鹤冈城)转移了。
          与最上氏之争之后,由上杉氏支配。关原之战后,最上氏领有,改为大山城。元和元年(1615年),根据一国一城令,山上的居馆被移到了山脚下。同年(1622年),最上氏改易,大山城废城。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3楼2024-10-31 01:25
          回复
            横手城
            以前叫做朝仓城,横手城是后来的俗称。天文23年(1554年),小野寺景道在朝仓山建造。战国时代,小野寺属下的横手氏、大和田氏、金泽氏以横手城为据点进行了反抗,但这被镇压了。之后,小野寺氏将据点转移到了旁边。
            城堡的修建不使用石板,而是作为土居削崖,为了防止土崩的挡土和防止敌兵爬上围绕城堡的陡坡而种植了韭菜,因此又被称为韭菜城。
            关原之战的时候,当时的城主小野寺义道,由于与上杉景胜相通,被德川家康视为西军方,庆长6年(1601年)被改易,暂时交给最上氏。庆长7年(1602年),佐竹义宣被转封到久保田城后,横手城也归佐竹氏所有,并被列入城代。继伊达盛重、伊达宣宗之后,须田盛秀进入城代,宽文12年(1672年)佐竹氏一门的户村义连(户村义国的嫡孙)入城之后,代代相传为“十太夫”的户村氏的宗家(户村十太夫家)一直担任到明治时代。元和6年(1620年),根据一国一城令,久保田藩领的支城也被破坏了,但是认为横手城是重要据点的佐竹义宣为幕府工作,避免了破坏。
            元和8年(1622年),当时的江户幕府年寄,下野宇都宫藩主本多正纯在宇都宫城钓天花板事件中被流放到此地,直到宽永14年3月10日(1637年4月5日)去世。
            江户时代末期,戊辰战争时,在东北地区佐竹氏就任孤军官军一方。陆奥仙台藩和出羽庄内藩的军势攻击了户村义得(大学)的笼城横手城,庆应4年8月11日(1868年9月26日)傍晚落城(横手之战)。
            明治4年(1871年)废城,明治12年(1879年)为了安慰在戊辰战争中战死的22人的灵魂,再利用烧毁的城堡的材料,在本丸遗址建立了秋田神社。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4楼2024-11-02 13:00
            回复
              角馆城
              应永31年(1424年),户泽从北浦郡的门屋城搬到了角馆城。居城迁移众说纷纭,在《户泽家谱》中,户泽氏重臣小松山城主角馆能登守与上浦郡的小野寺氏发生了谋反,所以户泽家盛讨伐了这个,开城了小松山城,后来转移了居城。之后,户泽将北浦郡内的国人领主仙北前田氏、本堂氏、楢冈氏编入旗下。活跃在天正年间的户泽盛安被称为“鬼九郎”(夜叉九郎)。
              关原之战后的庆长7年(1602年),代替离开北浦郡的户泽氏入部的芦名义广(盛重)成为角馆城主(城趾是古城山),进行了现在角馆原来的町割。元和元年(1615年),随着一国一城令的颁布,元和6年(1620年)成为废城。后来城主居住在山脚下的宅邸,进行了防卫的街道划分。明历2年(1656年),芦名氏断绝后,佐竹义邻从出羽长野紫岛城进入角馆,之后一直持续到明治。
              现在,角馆城南一带排列着芦名氏和佐竹氏家臣们建造的武士宅邸,被称为“陆奥小京都”。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5楼2024-11-02 13:03
              回复
                凑城
                凑城的兴建时期不明,按后世的文书,明治期间的《秋田沿革史体制》则认为是在永享8年(1436年)由安倍康季于将军野(土崎以东的辽阔平原,现在是住宅)的西北方建成。另外,城池原本可能是现在的寺内后城(秋田城以西,以前雄物川对面的小山丘),这样的话凑城应该是属于平山城。然而,至少可以得知凑城在庆长9年(1604年)由佐竹义宣废弃时,城址是位于现在的土崎神明社,根据实地考古调查亦发现安土桃山时代的城池遗迹。
                应永2年(1395年),十三凑的下国安藤氏一族安藤盛季之弟安藤鹿季,取代上国安东氏入主土崎凑,但是居城所在不明[1]。后来,鹿季自称凑氏和秋田城介。其后,凑安藤氏(亦称为安东氏)代代管治土崎凑,另一方面下国安藤氏的盛季却不敌于南部氏而败走虾夷地,后来盛季的继任人安东政季受凑安东氏的邀请,移师至桧山(秋田县能代市),其子安东忠季开始,代代被称为桧山安东氏。其后,凑安东氏的安东尧季在未定继任人的情况下死去,作为宗家,亦是尧季女婿的桧山安东氏当主安东爱季为了统一两家,安排其弟安东茂季入主凑安东氏。对此,凑安东氏的部分国人众并不满意,继而举兵,后来由爱季镇压,并且成功统合两家,当时安东氏仍然是以桧山城为据点。爱季死后,由其子秋田实季继任家督,虽然其后茂季之子安东通季谋反,但是实季最终取得胜利,成功巩固于秋田郡的支配地位,这一连串战事是为凑合战。
                其后,实季将据点由桧山城移至凑城,并且在庆长4年(1599年)大规模改建凑城。这次改建使用的材料、费用和日数等等均有详细记载,与全新兴建相比,几乎没有分别。按江户时代中期的资料记载,记录了凑城的遗址和城门的位置,并且描述城池是建有双重护城河的平城。庆长6年(1601年),城池改建完成,实季却在翌年被移封至常陆宍戸,而佐竹氏的佐竹义宣则转封至秋田,成为久保田藩首任藩主[1]。然而,由于佐竹氏原本是领有54万石的大名,是安东氏的约10倍,因此凑城对于佐竹氏来说太过细小,能够扩建的部分亦不多。最终义宣在庆长9年(1604年),移师至于久保田神明山新建的久保田城,并且废弃凑城。元和6年(1620年),土崎神明社在城址的5遴址建成。由于凑城原本是平城,在城池被废弃后信残余的土地成为当地居民的屋敷,建立土崎凑在江户时代繁荣的基础。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6楼2024-11-02 13:07
                回复
                  2025-08-06 13:45: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桧山城
                  1432年(永享4年),安藤康季修筑的记录也有,不过,一般认为1456年(康正2年),安东政季·安东忠季父子灭亡领有「河北千町」的葛西秀清在这里建立据点,政季开始筑城忠季1495年(明应4年)左右完成了修筑。之后,到寻季、舜季、爱季、实季为止,5代都是桧山安东氏的居城。1589年(天正17年),由于安东氏的内讧,该城举行了大规模的笼城战(凑合战)。
                  1598年(庆长3年),实季搬到土崎(秋田市)的凑城,桧山城成为大高相模守康澄的代官地。
                  在关原之战后的1602年(庆长7年),改为秋田氏的安东氏被转封为常陆宍户,取而代之的是佐竹氏被换成了秋田。佐竹氏将小场义成作为桧山城的城代,1610年(庆长15年)将小场义成转移到大馆(现在的大馆市),取而代之的是多贺谷宣家成为城代,接受了桧山1万石。虽然多贺谷氏进行了大规模的城的改建,但是根据江户幕府的一国一城令,1620年(元和6年),桧山城变成了废城。但是,多贺谷氏世世代代留在此地,桧山直到废藩置县都成为了这个地方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另外,这个地方现存着很多神社佛阁,纳豆是名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7楼2024-11-02 13:11
                  回复
                    高水寺城/郡山城
                    从中世纪到江户初期的山城,是斯波郡斯波氏的根据地,建武2年(1335年)足利尊氏作为奥州管领,使斯波高经的长子家长向下作为居城开始。
                    进入战国时代,由于只有平原部的本城产生了防御上的不安,所以在郡山的丘陵上筑起了诘城,最顶部有本丸,其南有二之丸(若殿屋),东有家臣的右京屋敷和姬御殿等,郡山的山城被视为斯波氏的本城,被称为高水寺城或志和馆(城)。斯波氏极盛时期被称为“斯波御所”。
                    室町时代后期,由于三户南部氏的南进政策,对立激化,天正16年(1588年),以岩清水右京的谋反为契机,斯波氏灭亡之后,南部信直将高水寺城改为“郡山城”,将中野修理康实作为城代,之后中津川和北上川屡次泛滥,石墙等倒塌,因此在不来方(盛冈)城筑城之际,作为南部信直的元和~宽永年间的居城,成为南部的中心。
                    南部氏将居城移到盛冈城后的宽文7年(1667年)被破坏,城代也被废弃,古材被转用到盛冈城本丸。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8楼2024-11-03 20:36
                    回复
                      不来方城/盛冈城(太平)
                      安土桃山时代
                      1590年(天正18年)-南部氏在陆奥国北部势力下,在安土桃山时代实现天下统一的丰臣秀吉,其户主南部信直放心了5个郡(闭伊郡、岩手郡、鹿角郡、紫波郡、并糠部郡)的领地。
                      1591年(天正19年)——打倒九户政实,将据点从三户城转移到了九户城(后来改为“福冈城”,相当于现在的二户市福冈)。作为失领的津轻3个郡(平贺郡、鼻和郡、乡村郡)的代替地,和贺郡、稗贯郡2个郡被增加,7个郡10万石的领地被安堵了。
                      1592年(文禄元年)-蒲生氏乡和浅野长政建议九户过北,以不来方的土地为据点开始整地。
                      1598年(庆长3年)——位于京都的信直命令嫡子利直筑城,以兵学者内堀伊豆为建筑奉行着手筑城。
                      在此之前,南部氏的臣下福士庆善淡路在不来方的土地上设置的“庆善馆”,即原来的“不来方城”。福士氏与南部氏灭亡的那个庶家的九户氏有亲戚关系,由于回避这个的南部氏从不来方远离福士氏,当地成为了南部氏的居城。
                      1599年(庆长4年)-信直病逝。
                      1600年(庆长5年)-在关原之战中,利直属于东军,因此德川家康稳住了安堵。
                      江户时代
                      庆长年间(-1615年)作为总石垣的城堡基本完成,利直怀着地名“热闹繁荣的冈”的愿望,从“不来方”改为“盛冈”。另外,利直在整地三个圆圈时发现的乌帽子岩(宝大石)现在仍端坐在三个圆圈的遗迹中,作为樱山神社(旧·淡路丸大明神)的社宝而受到崇敬。
                      与筑城一起推进城下町的建设,填埋中津川以北的湿地作为市区。另外,中津川架起了“上之桥”、“中之桥”、“下之桥”(盛冈三桥)。
                      1609年(庆长14年)的“上之桥”和1611年(庆长16年)的“中之桥”分别为纪念城下町建设,从旧府三户迁移过来的青铜制拟宝珠。现存的“上之桥”拟宝珠被认定为国家重要美术品。
                      盛冈城的全城竣工于三代藩主重直时代1633年(宽永10年)。第二年1634年(宽永11年)因失火烧毁了本丸,一时以福冈城(九户城)为居城。第二年的1635年(宽永12年)被修复,再次回到盛冈城,之后作为盛冈藩的藩厅迎来了明治维新。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9楼2024-11-03 20:41
                      回复
                        九户城
                        九户城的筑城者谁属存在争议,首先由于九户城又称作白鸟城,因此有说法认为曾经是安倍赖时之子安倍则任的居城,对此《日本城郭大系》称此说法没有根据,另一方面《日本城郭全集》则称是安倍行任。其次,《岩手县史》和《二户郡和九户郡古城馆址考》根据一户町的实相寺古文书,推测是由九户政实的高祖九户光政在明应年间(1492年至1501年)建成,二户市采纳此说法。最后,根据《奥南旧指录》和《南部根元记》的记载,九户城源于政实在永禄11年(1568年)在夺回鹿角郡一战中建功,获赐福冈一带而来,《日本城郭大系》和《日本城郭全集》均采纳此说法。
                        天正18年(1590年),信直奉丰臣秀吉之命下令政实出兵至津轻,但是政实拒绝,其后丰臣军与伊达政宗在同年8月攻陷九户城,堀尾吉晴取下750个人头而获秀吉加赏。尽管如此,政实在翌年的年贺出仕依然没有现身于三户,政实在同年3月联合栉引清长和七户家国等人引发九户政实之乱。6月15日(1591年8月4日),浅野长政下令八户氏攻击政实,丰臣秀次等人也前往当地平乱,船越氏等在奥州仕置中获安堵的土豪也支援丰臣军。同年9月2日(10月19日),浅野长政、蒲生氏乡、堀尾吉晴和井伊直政等人率军进攻九户城,总数达六万,相对地九户城仅有五千守军,然而久攻不下的丰臣军在9月4日(10月21日)以九户氏的菩提寺长兴寺的和尚萨天为使者,在信中称赞政实的武勇,又承诺不会杀害女性和儿童来劝降,最后政实投降,九户城却遭到屠城,政实则在三迫(现宫城县栗原市)被斩首。
                        其后,九户城由浅野长政或蒲生氏乡进行修建,同年12月信直也从三户城转移至九户城,将其改称为福冈城,并且以其作为主城直至盛冈城建成为止。信直死后,南部利直则曾经以其子南部经直为九户城的城代。宽永11年或13年(1634年或1636年),九户城被废城。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0楼2024-11-03 20:43
                        回复
                          三户城
                          据传说,在领主南部晴政三户城代的天文8年(1539年),圣寿寺馆(本三户城)因家臣纵火烧毁,之后在此地建立(下斗米家谱)。也有观点认为,在同一时代,三户南部氏持续扩大势力,需要控制肥大组织的根据地,因此将其迁居到了本城。
                          晴政·晴继相继去世后,天正10年(1582年)田子信直(南部信直)继承三户南部氏的家督进入三户城,转变为信直之代。
                          天正18年(1590年)参加小田原征伐的信直收到了丰臣秀吉所领放心的五条朱印状,南部信直被命令废弃领内的家中的城馆,另外,家中的妻子被严格命令在南部氏的居城下集合,因此三户城被认为是南部氏的居城。
                          天正19年(1591年)九户一揆平定后,率领奥州拘留军的蒲生氏乡等人,将三户城建设成拥有近世城馆象征的石墙的城堡。当时本丸被认为是三层三层的御三层橹。
                          宽永10年(1634年)盛冈城被定为居城,三户城被称为御古城,是由城代保管的形式,但是设置了石墙的修补和打扫奉行等,为了不让藩主疏忽管理而进行了工作。
                          贞享年间(1684~88年),城代被废除,成为三户代官的支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1楼2024-11-03 20:45
                          回复
                            八户城
                            八户城是日本古陆奥国三户郡、现在的青森县八户市之城郭。江户时代是八户藩的藩厅所在。明治维新后,新政府下令拆除旧藩的所有防御工事。1871年,八户城的所有建筑均被拆除。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2楼2024-11-04 22:07
                            回复
                              2025-08-06 13:39: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大浦城/弘前城(太平)
                              文龟2年(1502年),由大浦光信建造。到了大浦光信的子孙大浦为则的女婿大浦为信的时代,根据地转移到堀越城后,只设置了城番。之后根据元和的一国一城令成为废城,但留下了二之丸、本丸、西之丸的土垒。作为弘前城的诘城,之后在西之丸建造了火药库(贺田盐硝御藏)等。
                              1590年(天正18年),曾臣从于南部氏的大浦为信在小田原之战时比南部氏更先自丰臣秀吉处获得所领安堵的朱印状,并改姓津轻。1594年(文禄3年),津轻为信将据点自大浦城搬到新建的堀越城。然而因堀越城不适合用于军事用途,因此决定在鹰冈(现弘前城地点)修筑新城。在关原之战中,因津轻为信加入东军,德川家康增加津轻为信的石高至4万7千石。1603年(庆长8年),津轻为信开始修筑鹰冈城。然而次年津轻为信客死京都,筑城因此中断。1609年(庆长14年),第二代藩主津轻信枚恢复筑城工程,并在1611年(庆长16年)竣工。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3楼2024-11-04 22: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