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本人日常训练以低强度的纯有氧跑为主,即使在伤病缠身,跑量不大,但在经过多年的积累沉淀,在今年上半年的厦门和无锡两次尝试破3,结果折戟沉沙遗憾均以301收场,现在卷土重来,哪里跌倒就在哪里再爬起来,计划再战厦门和无锡,完成破3目标 。
关于备战:
在今年3月份锡马跑完后进入减量调整期, 但因工作压力增大、睡眠质量极差,腰伤不幸又再次复发,6、7月份彻底躺平了。8月份开始复跑,但运动神经系统已被伤病严重破坏了,需要完全重建,即使150+的心率也只能跑7分左右配速,而且身体跑得很难受,在5公里之后都要咬牙坚持才能跑下去。就这么纯有氧在630-700左右的配速猥琐慢熬了两个月,8月份跑了118公里,平均配速645, 9月份123公里,平均配速641,才慢慢找回了点感觉。在10月份降温后,配速预计可以恢复回到原来的水平。
拟定的训练计划,是在2024年10月到2025锡马前的5个月中,计划月跑量达到200+,除参加赛事外,日常训练均为低心率有氧跑, 加以跳绳和爬台阶作为主要的辅助训练。把原来爬小区的楼梯,改到附近野郊公园的2100多级台阶(大概为100层楼左右的爬升)。
关于目标:
目前已报了三个马,杭马、广马和厦马。
杭马已中签,计划保底400, 如天气和身体状态好的话,330或320也不是没有可能。广马已差不多要10年没中签了,如中签就计划跑个315-305的成绩,搞个直通资格省事。
厦马直通的问题不大,这将是本人的第10次厦马,跑完后再下一年就可以有永久号了,计划目标是305内,亦不排除提前冲击破3的可能。
锡马尚未开始报名,如直通条件未改变的话,那就没啥好说的, 一个字,“冲”。
所有目标的前提, 身体不掉链子。
关于争议:
目前有不少人质疑楼主的训练方法及在赛事中取得的成绩, 说是骗子、哗众取宠、刷存在感、或扮猪吃老虎之类的(如有兴趣可翻一下楼主发的贴考古一下), 这些都可以理解,因为最终赛事结果不仅让楼主自己本人都感到很吃惊,同时也颠覆了他们对破3训练方法的一些认知。 这里不再作解释,一切以结果为定论。如还有什么质疑,欢迎留楼打脸。
关于备战:
在今年3月份锡马跑完后进入减量调整期, 但因工作压力增大、睡眠质量极差,腰伤不幸又再次复发,6、7月份彻底躺平了。8月份开始复跑,但运动神经系统已被伤病严重破坏了,需要完全重建,即使150+的心率也只能跑7分左右配速,而且身体跑得很难受,在5公里之后都要咬牙坚持才能跑下去。就这么纯有氧在630-700左右的配速猥琐慢熬了两个月,8月份跑了118公里,平均配速645, 9月份123公里,平均配速641,才慢慢找回了点感觉。在10月份降温后,配速预计可以恢复回到原来的水平。
拟定的训练计划,是在2024年10月到2025锡马前的5个月中,计划月跑量达到200+,除参加赛事外,日常训练均为低心率有氧跑, 加以跳绳和爬台阶作为主要的辅助训练。把原来爬小区的楼梯,改到附近野郊公园的2100多级台阶(大概为100层楼左右的爬升)。
关于目标:
目前已报了三个马,杭马、广马和厦马。
杭马已中签,计划保底400, 如天气和身体状态好的话,330或320也不是没有可能。广马已差不多要10年没中签了,如中签就计划跑个315-305的成绩,搞个直通资格省事。
厦马直通的问题不大,这将是本人的第10次厦马,跑完后再下一年就可以有永久号了,计划目标是305内,亦不排除提前冲击破3的可能。
锡马尚未开始报名,如直通条件未改变的话,那就没啥好说的, 一个字,“冲”。
所有目标的前提, 身体不掉链子。
关于争议:
目前有不少人质疑楼主的训练方法及在赛事中取得的成绩, 说是骗子、哗众取宠、刷存在感、或扮猪吃老虎之类的(如有兴趣可翻一下楼主发的贴考古一下), 这些都可以理解,因为最终赛事结果不仅让楼主自己本人都感到很吃惊,同时也颠覆了他们对破3训练方法的一些认知。 这里不再作解释,一切以结果为定论。如还有什么质疑,欢迎留楼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