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网的鱼吧 关注:89贴子:6,657


IP属地:河南1楼2024-10-12 16:35回复
      早些时候,我无法理解生命如何从三十六亿年前的那个蓝水藻最终演化成了这个百态的世界,尤其那些仿生动植物是如何把自己变成别人样子呢?这一切的背后如果没有什么造物主设计的存在,仅靠生物自身的意志,那他们既然有改造自己样子的能力,又为何不把自己改造得更强大一些,而只是些迷惑捕食者的障眼法呢?后来我审视自身状态时,突然品到这个百态社会中进化论的缩影。


    IP属地:河南2楼2024-10-13 00:55
    回复
        我们这个社会中,每个人生来就有那么一个先天的状态,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有着各自的经历、感知和人生,然后在不同的时刻有着不同的姿态,有时是工人,有时是学生,有时又是一个冒险家,而最终又会以某种姿态离开世界,有些人会有后代,其后代又会在基因上继承ta很多先天的特性,且很大程度上在ta所给予的环境中生存,进而演变成不同的姿态。如果我们把人类社会看做生物世界,这样代代相传的家庭看做某个物种,我们会看到这个物种在不断地受制于各种因素而不断地演化,有些家庭代代为奴,有些则代代为王,有些则会产生激变进而改头换面。而在可预见的未来里,人类外在的形象会变得越来越多样,就像从单一原始社会渐渐演化而来的当下社会。如果这样讲还不够直观,那我们可以再看一看具体的个人,比如我们被嫌弃的松子。她人生最后的一段时光,蜗居在那样一个狭小脏乱的世界里昼伏夜出,疯疯癫癫对其他人又躲躲闪闪,像极了动物界的一只老鼠。哪怕她不想成为这样一只老鼠,哪怕她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挣脱。就像在人生最后的时刻,她依然决心焕然自己走向更加光明的世界。也在人生最后的时刻,仍然关心那些孩子让他们早点回家,仿佛不希望他们步入自己的后尘。而放眼观察这个社会中所有的人生,哪怕夭折的婴儿,身上都有着松子般进化论的缩影。


      IP属地:河南3楼2024-10-13 00:55
      回复
          所以单以我们世界内的视角来看,似乎不需要什么所谓造物主精心的设计,这个世界依然可以复杂百态精妙绝伦。那只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演化,就像之前刷到一视频讲,有种蘑菇长得跟眼镜蛇的头简直一模一样,走眼的蛇鹫会攻击这些蘑菇进而帮助蘑菇繁衍生息。有评论说,为什么这种蘑菇会张成眼镜蛇的样子呢?简直不可思议,感觉这个世界就是被某种存在设计好的。然后有评论说,有没有可能,因为张成这样所以活了下来。当然,那种蘑菇有人说只是合成的动画,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世界就是有这样的现象存在。那我们又该如何去理解这种存在呢?同样我们以张成这样所以活了下来的逻辑观察百态社会,会发现我们人类同样如此,比如某一种群体普遍是某种形象,比如黑社会的纹身,这能让他们更容易找到组织和同类,又为什么他们老喜欢纹左青龙右白虎而不是哈喽kt招财猫呢,因为更容易唬住对手凝结气氛,也更容易被这个群体认可接纳。所以等于说,符合这种形象的黑社会都更容易存活了下来,其他类型的都被淘汰了,当然如果换到一个严厉打击黑社会的环境,这种纹身会更容易被调查,那么可能这个种群为了生存,会慢慢地往别的方向演变,亦或是被灭绝,所谓适者嘛。


        IP属地:河南4楼2024-10-13 00:56
        回复
            其次就是,一开始如何成为了这个样子呢?就像那种张成眼镜蛇的蘑菇。我们可以想象是一种偶然,偶然不经意间恰巧就长得有点那个样子,为什么呢背后自然有逻辑,就像纪录片里所讲的那些基因突变的问题,也像社会中的某个人,不小心脸部被严重烧伤,非常吓人,这种恐怖的面相可以吓退敌人的经验流传下来,形成了纹身或者恐怖面具。当然,这种流传在人类社会往往需要智慧和意识,而自然界那些似乎无意识和智慧的生物呢,往往靠得是基因遗传。就是说可以这么理解,一开始蘑菇都长一个样,然后有些蘑菇受环境或基因突变的影响,稍微改变了形象,这种形象有一点适合环境,然后以这种形象活了下来并繁衍后代,后代又遗传了这种形象,同时又受制于环境或者基因突变的影响,进一步地改变了形象,然后进一步地更容易活了下来,最终慢慢地演化成了特别适合这一环境的样子。而同时呢,观察我们社会也会发现,在同样一个环境里,能够存活下来的人并不只有一类,并且不同类型的人会互相影响,进而改变其形象。蘑菇也是如此,不同的后代组建了不同的家庭慢慢地演化成不同的又都能够适应环境的形象,只是彼此生存的方式不一样罢了。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到,无论是社会还是世界,都是可以不靠所谓外部文明而慢慢演化成现在的模样,并且这背后至少有两种逻辑支撑,其一是渐进式的潜移默化,其二是突变式的大起大落。


          IP属地:河南5楼2024-10-13 00:56
          回复
              然而社会以及世界的形态就止步于这两种逻辑了吗?如果只能如此的话,那世界的起源又是怎么来的呢?是渐进式的潜移默化还是突变式的大起大落?似乎都不符合,因为两者都有逻辑,而起源没有逻辑。这就像是一种天生的设定,就是我们看小说,里面有一个人物,他想成为天下第一,为什么他想成为天下第一,因为他想要为父母报仇,这是一种感性的突变。然后他每天练习最终练成了天下第二,这是能力的渐进,后来突然悟出了某种剑法,终于成为天下第一,这又是能力以及认知的突变。然而,为什么,他生下来是个男的,又为什么会因为父母的死而想要报仇而不是苟且偷生呢?以小说世界内的视角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天性,以读者的视角可以看作我这个造物主的设定。本来无论天性还是设定,背后都是有逻辑的,为什么天性如此,为什么我要把他设计成这样。然而世界的起源,也就说那个所谓的最高造物主,按理说是一种没逻辑没道理的存在,否则就不是起源,因为前面还有因果。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个世界最初的一些东西的特性,比如万有引力,理解为是某种不存在的造物主的设定,然后这种设定决定了这个世界的演变。当然啦,同样以超知来说,设定的背后又一定有理有逻辑,如果有,我们可以看作是某种逻辑下的渐进或突变。而同时呢,又一定没理没逻辑。当然,我们现在解不开这个起源的迷,至少我江某人解不开,只能理解为一种有理无理的叠加态,所以我们不能断言设定的背后一定有逻辑。也所以我们可以暂且理解为,这个世界存在最初没有任何逻辑的设定。那么,进化论的背后就存在至少三种基础条件。设定、渐进和突变。当然其实可以说是三种逻辑,设定本身是没逻辑的,这是我们以设定为视角向前看理,然后没有理,也就是没有逻辑。而设定是进化论的逻辑是以进化论的视角向前看理,看到的是设定这样的理也就是逻辑。就像我们不能说因为世界的起源是没有逻辑的,所以这个世界发生的一切都是没有逻辑的。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但即便如此也否认不了这种可能存在的区别,所以我们去品去理解就好了。就好像其实渐进和突变也有一定的相容性,因为我们可以把渐进理解成一条线,突变理解成一个点,如果们把视角拉远模糊地看,一排突变的点就成了一个渐进的线。就好像一个人学习,其实每学一个知识点都可以看作一个悟出剑谱的突变,但时间拉长或整体去看,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又一定可以看出区别。所以重要的是去品这种难以定伦只能理解的问题,心里有个数,然后再去定论以图方便。


            IP属地:河南6楼2024-10-13 00:56
            回复
                再然后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到几个问题,就是首先,我们观察生活中许多人,比如科普片的那些评论区,他们在学到某种知识之后,第一时间往往不是进一步地去思考,而是首先用这种知识去攻击和否认别人,去嘲讽那些认为这个世界是外部文明设计而来的人。包括我以前看过一个节目,一个人研究了几十年永动机,上台去展示,台上嘉宾都在以高姿态去否认甚至嘲讽他,去讲什么什么定律,好像对方很无知,自己很有智慧,甚至让我觉得就是一个霸凌现场,就像周立波嘲笑国泰民安的撒贝宁一样,虽然撒贝宁自身有故意扮傻的问题在。但我们可以理解前面我所说的那种现象,我们去观察去品,有很多人会把权威当思考,就像会有很多人把批判当深刻。然而实际上,这些人很容易被所谓的权威固化思想,进而放弃自主的思考,甚至只把这种所谓高深权威的认知,当作抬高自己贬低他人的工具。然而如果我们带入到这类人的感知中,又能理解,在他们看来,自己就应该这样,他们是在用这种方式去改变那些无知的人。只不过意识不到自己认知的局限和已经放弃的思考,这就类似我早前提过的那个大肆批判深圳政府为何要在城市内举行救火演习而非郊区的中年人。我们可以想象到,以他的感知,大概率想要批判的是,闹市区演习政府不顾民众的安危,进而批判正府的恶甚至制度的差。然后认为自己的这种批判是骨气和独立思考的象征,那些不质疑不批判的人都是一些被吸脑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毕竟我们社会中这样的人太多了。他们觉得自己思考了,然而站在很多理解政府为何在闹市区演习而不批判的人眼里,这就是个连起码的思考能力都没有只会无脑批判的脑残。就像有一个评论回复他:“我真想把你的脑壳撬开看看里面到底长什么样才能说出这种弱智的话。”


              IP属地:河南7楼2024-10-13 00:57
              回复
                  当然啦,这里必然会有人说,你又凭什么觉得自己思考了而去批判这些人呢?这里至少分两点,第一是态度,一般来说不懂就问,虚心请教,而不是上来就否认就批判,当然这背后也需要经验和认知的支撑,就是生活中会有很多我们觉得不合理的事情,了解之前会发现背后有其合理的逻辑,而具体的例子后面慢慢都会讲。第二就是思考的痕迹,我之前讲过,认知都是有局限的,包括我这句话本身,也比喻过嘛,如果我们断定某件事一定如何,就等于认为对这件事的理解到头了,我们可以把这个头看作一堵墙,而我们的认知也就会被这堵墙局限在墙内。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仍然有办法去反论,毕竟以超知来说,我们可以认可和否认一切而无法定论,只能去理解。所以我们就理解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在这种理解下,我们谁都没有办法断定一件事情一定如何,又一定有办法断定,且无限互相反驳。这是一个认知问题,实感的时候会进一步分析。然后,我说过,生活中我们往往看的是感性,所以要看在个人感性下,我们如何看待可能局限的思考。


                IP属地:河南8楼2024-10-13 00:57
                回复
                    比如,一个小孩子,有一些无知的行为,我们往往是包容的,因为我们小时候也无知。然而那是一个中年人,却甚至连三岁小孩的思考能力都没有,一般人在感性上往往是无法共情的,而往往能共情的是什么呢,就是思考的痕迹,至少得让人看到他确实努力地思考过了,毕竟认真思考过了却想不明白是每个人每个阶段都可能会有的事,包括我江某人自己,毕竟那么多年我连世界的起源都没想明白。当然这个努力并不是嘴上说得那种怎么想都想不明白实际屁的思考都没有,或者只是思考了个屁的那种。所以也可以看到我多次讲过的一点,人往往是以自身的感性为基准去看待世界的,这也尤其体现在实感上面。但是以自身为参照物也是有问题的,就是基于各种原因,哪怕同龄人每个人的水平也都不一样,所以这也会是一种局限,就像张怡宁说她没法当教练,因为她太天才了,其他人无论如何都练不好的技能,在她眼里那不是一学就会吗,所以她即便理解也受不了那些咋学都学不会的徒弟。


                  IP属地:河南9楼2024-10-13 00:57
                  回复
                      而以一切注定的认知来说,任何人的局限都是必然的无奈,无论这个人是所谓的善还是恶,那都是命运的必然,而不是ta自己决定的。所以一个中年人的这种让人反感的行为,以认知来说,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理解并不能完全掌控人的感性,这就好像我们都理解,苍蝇之所以为苍蝇,并不知道它自己决定的,和大家都一样是命运的必然,也知道苍蝇的存在对于世界也有它积极的意义,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讨厌苍蝇恶心蛆虫。所以一般人是有所谓厌蠢的,当然厌蠢往往也是基于个人视角,就是前面所谓无知眼中的无知,傻子眼中的傻子。那么整体来说总得有个大致的点吧,而那个大致的点就是某个环境下的一般水平,不要笨得太离谱,否则就算是小孩子一般人也接受不了,觉得还是回炉重造吧,然后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一般水平。其次就是被蠢人严重妨碍,哪怕像蛆虫那样只是在眼前蛄蛹,而蠢人容易妨碍社会这个问题后面也会详细地讲,总之先大致理解社会大概是这样一个比较感性化的状态。


                    IP属地:河南10楼2024-10-13 00:57
                    回复
                        然后我们再进一步地去理解,有些人会嘲笑和排斥挑战权威的人背后的逻辑。一方面,这些人一定程度被权威束缚了思考能力,另一方面是那些挑战权威的人言行的背后往往并没有让人信服的逻辑。就像那个研究多年永动机的人,并没有思考出一通让嘉宾信服的逻辑,只是一些毫无根据的一厢情愿,而我们完全可以预见到,如果他真的有那么一通能让人信服的逻辑,或者哪怕逻辑还有些局限,但是思路很好,那我觉得大部分嘉宾还都会转变态度去认可他的。包括那些否认进化论,认为这个世界是造物主或高级文明设计出来的人,往往也只是一厢情愿,没有能够让人信服的推论。比如他们认为,光靠自然的演化不可能演变成这么复杂的世界,一定得是更高级文明的创造才能实现,这就太一厢情愿了,因为,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那高级文明又是谁创造的呢,上帝吗?上帝又是谁创造的呢?所以逻辑根本不同,而这样的反论按理对于一般人来说是稍微思考一下就能想到,所以就有让人看不到思考痕迹的味道在里面。那么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个世界一定不能是高级文明创造的吗?而这个问题我之前就推论过了。无论那个三教鼎力的造物主世界还是虚化盒子里的水族箱世界,这也像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人类一定有能力无论在现实还是在虚拟世界,都能创造出一个类似地球的世界。无论这个地球有没有真正的历史,就是说,首先我们可以把某个星球改造成能够使生命诞生的环境,然后让其自然地孕育出生命,就像我们地球三十六亿年前最初的那个蓝水藻。然后我们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加速其进化的速度,亦或是扭转其进化的方向,比如通过基因编辑等等,比如通过彗星撞地球,这也类似被我观察和影响的红警3世界亦或是被我们改造的水族箱世界。当然可能有人会说,这样会不会留下痕迹被这个星球未来的人类发现端倪,会呀,但我们也一定有办法抹除这样的痕迹,比如我们地球进化中出现的种种bug,现阶段也都只是猜想,这些bug中的一部分完全可以是外星人刻意为之的。所以高级文明的影响和进化论的自然发展并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可以同时进行,也不和这个世界的起源相矛盾,这就好像我早前说过,认知上来说,这个世界至少存在三种造物主,一种是一般的造物主,这种造物主并不能完全影响被创造的世界。就像我作为造物主去创造一个虚拟世界,亦或是机器人世界,那个世界也会被其他事物影响,而非完全受我的控制。而这类造物主理论上来说是一定存在的且可以有无数个,然后造物主也可以创造造物主。其次就是最高造物主,直接决定了整个世界的一切,也就代表着整个世界必然的命运,而这个造物主按理说是唯一且处于存在和不存在的叠加态,但以超知又一定可以反论。再其次就是以超知为基础的无限造物主,这是一个理论上的造物主,且一定可能存在也一定不可能存在,其意义对于我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无限造物主思维。或者说也可以局限地这么去理解:造物主以及最高造物主是以自身为基础去创造一个局限的世界,无限造物主是以超知为权杖去定义一个无限的世界。


                      IP属地:河南11楼2024-10-13 00:58
                      回复
                          继续讲设计,就是说,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人类的科技达一定程度后,就存在以造物主的身份,在宇宙中创造出一个新的星球的可能,然后我们可以设定这个星球中基础的物质,就像现在宇宙中有些星球是由水构成的,有些是由金属构成的。有些是由气体构成的。我们甚至可以在这个星球中埋入种种化石,以及象征着类似我们地球不同时期的岩层,换句话来说就是把这个星球复制成地球一样的存在,而这些物质可以从宇宙中的各个存在生命的星球上去采集,然后我们再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创造和培养出各种新的动植物投放到这个星球上,并给它们设定好基础的天性,让它们在这个星球上自由地存活。并且我们还可以在这个星球上创造出一个类似我们现代文明的人类社会。然后像梦境那样统一篡改其所有的记忆,包括那些电脑资料,以及各种文明古迹,完全就像我们现在的地球一样。当然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年代检查怎么搞,有的是办法啦,实在不行就事先制造,比如需要一个五千年历史的青铜器,那就提前五千年把这个青铜器埋在其他类似的星球等等。


                        IP属地:河南12楼2024-10-13 00:58
                        回复
                            然后抹除一切与我们文明相关的痕迹,随后让他们自生自灭地发展,而他们接下来的发展也会符合进化论的逻辑。但是他们通过化石等等所研究出来的符合进化论的那个星球的发展史其实是我们对其错误的误导,那个星球并不存在历史,但又几乎符合存在历史的一切。就像我们做梦一样,有记忆的沉淀,见到某个现实里不存在的好朋友,还会想起和这个人过去的种种经历,但实际上,这种记忆是被设定的,梦境中的我们并没有经历过,只经历过和这个人见面后的事情,但是对于梦境中的我们来说那些记忆沉淀就是货真价实经历过的,我们觉得没经历过只是我们回到了现实,有了一个接近造物主的视角。实在不行可以理解为,一瞬间,我们地球上的所有动植物都被外星人抹除了。然后外星文明又克隆出了一大堆和原本一样的动植物出来,dna血型之类都是一样的,包括我们人类,然后恢复了我们人类相关的记忆,相当于删除又复原了。那么对于我们这些被复制出来的新人类来说,我们是在地球上一点点进化而来的,然后无论我们怎么研究地球化石也都符合这一逻辑,但实际我们是凭空而出的。然后最重要的是,这些都和世界的起源,世界的法则以及所谓的科学不相违背,甚至可以说正是科学的产物。当然,可能有人会说,外星人有这么无聊么大费周章地搞这个,对,就是这么闲,就是任性就是玩,这个世界一定可以存在这样的外星文明,就喜欢干这种事,而且谁说就一定大费周章,也许那只是弹指一挥间,就把我们抹除了又复原回来,就像电脑一样。实在再不能理解,就相当于现实中我们秘密把一个正在睡梦中的人噶了,然后通过类似克隆三D打印之类的技术又在一个小时内地复制出一个一模一样的代替本体,然后把本体的记忆覆盖到这个克隆人身上,随后抹除一切相关的痕迹,那么几个小时后克隆人醒来,就等于是一个认认真真活了几十年的人,记忆、性格感知,生活习性、dna,血型、指纹、商店买东西时的监控等等、各种痕迹都对的上,只要噶人者不揭露就几乎没什么破绽。


                          IP属地:河南13楼2024-10-13 00:59
                          回复




                            IP属地:河南14楼2024-10-13 01:05
                            回复
                                回过头来讲道德绑架,简单地说,生活中有些人,总会认为世界必然如何,这往往是一种认知的局限,如果表达出来,一般要么是情绪的发泄,要么就是用这种局限的认知去讲一个极端片面的道理,通常的逻辑就是你这样就是这样,你不怎样就是怎样,以狭隘的认知把对方甚至自身的感知言行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就像是一种绑架,所以我们可以感性化地把这种行为称作道德绑架或认知绑架。


                              IP属地:河南15楼2024-10-13 19: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