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吧 关注:4,155贴子:22,557
  • 10回复贴,共1
求助

挑战杨伯峻11,谁强夺商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201 昭公十六年
韩子买诸贾人,既成贾矣。商人曰:必告君大夫!……
韩子曰:……
子产曰:……今吾子以好来辱,而谓敝邑强夺商人,是教敝邑背盟誓也。(盟誓内容: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匄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
杨注:韩宣子欲”强夺商人"。
分析:如果是韩宣子强夺商人,那么,谈不上”敝邑背盟誓"。杨注明显出错。
精准注释:
谓,报也,一——《说文解字》
现在吾子屈尊对敝国进行友好聘问,却告诉敝国,要敝国去强夺商人手上的宝玉,这是使敝国背弃和商人的盟誓。
结论:郑国强夺商人。
分析二:韩子和商人本着友好协商原则进行买卖,为什么在子产嘴里变成要求郑国去强夺商人?
首先,子产是夸大其词,涉嫌诽谤。
其次,子产已判定出晋国如同今日之昧国,国力江河日下。(昭公十三年,晋政多门,贰偷之不暇,何暇讨?),子产已经在内心不惯着晋国。
分析三,为什么商人说”必告君大夫"?
在杨注看来,因为韩子在强夺商人,商人这是在找托词。但民科已分析出,韩子没有强夺商人,韩子也没有要求郑国出面去强夺商人。
其实,必告君大夫,只是当时正常的买卖流程而已,这只是一个常规操作。明白了这一点,才明白韩子不生气,心平气和地,满杯希望地找子产办手续。
杨书提供了沈钦韩的注释:列国时有财物阑出界外之禁。杨认为非。而民科正相反,沈钦韩的注释是对的。证据见附图。
明白了这点,才明白郑商人弦高为什么送了4张熟牛皮和十二头牛后,派人飞速回郑国报告军情。
这不只是爱国商人的问题,更是一种职责,是一种义务。
见僖公三十三年,423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1-28 21:46回复
    环,作为玉器,就在禁售之列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1-28 21:54
    回复
      楼主这段肯定理解错了。


      IP属地:上海3楼2024-11-29 16:30
      收起回复
        楼主可以读一下韩宣子事后的反应,还有访问结束前单独拜访子产的情景。如果真的玉不允许买卖就不会发生这些个绕绕弯弯的事情。
        然后,整段的韩宣子访郑前后几个事件,包括宴享,和最后宣子私访子产。通读这几个事件,会感觉左传想表达意思前后不大通畅。子产之前把韩宣子人品说的一塌糊涂,而后面韩宣子却表现的彬彬有礼。
        这很明显左丘明拿到的材料是被加工过的。前半段贬低晋国的用意很明显,后半段像是狗尾续貂,破坏了整体。
        就跟晋灵公赵盾事件一样。赵盾是要被塑造成古之良大夫的。前半段演的真的很成功,后半段露馅了,从越境不越境开始,赵盾的形象就变味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1-29 20:18
        收起回复
          所以真实的韩宣子是不是贪婪的,真实的赵盾是不是良大夫。还是要看作者对郑国和对晋国的态度,态度不一样选用的史材也不一样。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1-29 20:28
          回复
            图片显示:一系列礼器不准"随便"售卖。并非绝对禁止,天下就没有能绝对禁止的事。这是说它设置了很高的交易门槛。需要君大夫许可。所以商人售环,问君大夫就很合理。
            按杨注,环是由三片组合在一起的,韩宣子缺了一片,所以想从商人得到一片,这样就完整了。这同时表白,商人手上的环也不是完整的,有二片在韩宣子手上。这就很让人迷惑。为什么不凑成一个完整的环呢?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1-29 21:43
            回复
              自古就有盗墓的,古人也很相信古器。韩宣子自从拿到了这个有缺憾的古玉环后。一直对缺的那部分念念不忘。
              随周王室东迁后的郑国,四战之地,商业发达,南来北往的货物在这路流转。韩宣子访郑,果然在市场一隅的摊位上一眼就认出这块缺失的环,惊喜万分。喜欢倒腾古玩都知道古玉讲究缘分,是不能用钱买卖的。
              韩宣子和子产两次交锋后,他和这块玉的缘分还未到,所以,左传和诗经中常常有这种缺憾的美。
              -以上一家之言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11-30 12:43
              回复
                20241130谁强夺商人?
                https://tieba.baidu.com/p/9293426031
                daxiong8848
                城濮之战8
                1201 昭公十六年
                韩子买诸贾人,既成贾矣。商人曰:必告君大夫!……
                韩子曰:……
                子产曰:……今吾子以好来辱,而谓敝邑强夺商人,是教敝邑背盟誓也。(盟誓内容: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匄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
                杨注:韩宣子欲”强夺商人"。
                分析:如果是韩宣子强夺商人,那么,谈不上”敝邑背盟誓"。杨注明显出错。
                精准注释:
                谓,报也,一——《说文解字》
                现在吾子屈尊对敝国进行友好聘问,却告诉敝国,要敝国去强夺商人手上的宝玉,这是使敝国背弃和商人的盟誓。
                结论:郑国强夺商人。
                分析二:韩子和商人本着友好协商原则进行买卖,为什么在子产嘴里变成要求郑国去强夺商人?
                首先,子产是夸大其词,涉嫌诽谤。
                其次,子产已判定出晋国如同今日之昧国,国力江河日下。(昭公十三年,晋政多门,贰偷之不暇,何暇讨?),子产已经在内心不惯着晋国。
                分析三,为什么商人说”必告君大夫"?
                在杨注看来,因为韩子在强夺商人,商人这是在找托词。但民科已分析出,韩子没有强夺商人,韩子也没有要求郑国出面去强夺商人。
                其实,必告君大夫,只是当时正常的买卖流程而已,这只是一个常规操作。明白了这一点,才明白韩子不生气,心平气和地,满杯希望地找子产办手续。
                杨书提供了沈钦韩的注释:列国时有财物阑出界外之禁。杨认为非。而民科正相反,沈钦韩的注释是对的。证据见附图。
                明白了这点,才明白郑商人弦高为什么送了4张熟牛皮和十二头牛后,派人飞速回郑国报告军情。
                这不只是爱国商人的问题,更是一种职责,是一种义务。
                见僖公三十三年,423
                -----------
                鄭桓公(前806至前771在位)在西周鎬京之時(今西安市西),就與鄭國的買賣人團體有過盟誓,這個盟誓類似於官商聯合互保的意思。為什麼出現這種官商聯合互保的狀態?因為鄭君和鄭國的買賣人團體都是出自周貴族,即鄭國國君是姬姓貴族,鄭國的買賣人團體也是姬姓貴族,只不過這支鄭國的貴族專門從事買賣而已。這是出現政(官)商盟誓聯合互保的最本質的原因。

                而歷代的諸多注釋家並沒有注意到鄭國政商的這個特點。若能理解和注意到這點,韓宣子請求買玉環之事,就非常好理解了:無論韓宣子出錢多或錢少或利用其晉國強權,鄭商人並不想賣另外一隻玉環給韓宣子。
                另:這是兩個各自完整的玉環,並無絲毫殘破。玩兒過玉的都知道,玉器殘破了一文不值。之所以寶貴,是由於用一塊玉石製作了兩個玉環,其紋理應該是匹配的。
                附錄:
                春秋左氏傳魯昭公十六年:(以下479字)宣子有環其一在鄭商宣子謁諸鄭伯子產弗與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子大叔子羽謂子產曰韓子亦無幾求晉國亦未可以貳晉國韓子不可偷也若屬有讒人交鬬其間鬼神而助之以興其凶怒悔之何及吾子何愛於一環其以取憎於大國也盍求而與之子產曰吾非偷晉而有二心將終事之是以弗與忠信故也僑聞君子非無賄之難立而無令名之患僑聞為國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難無禮以定其位之患夫大國之人令於小國而皆獲其求將何以給之一共一否為罪滋大大國之求無禮以斥之何饜之有吾且為鄙邑則失位矣若韓子奉命以使而求玉焉貪淫甚矣獨非罪乎出一玉以起二罪吾又失位韓子成貪將焉用之且吾以玉賈罪不亦銳乎韓子買諸賈人既成賈矣商人曰必告君大夫韓子請諸子產曰日起請夫環執政弗義弗敢復也今買諸商人商人曰必以聞敢以為請子產對曰昔我先君桓公與商人皆出自周庸次比耦以艾殺此地斬之蓬蒿藜藿而共處之世有盟誓以相信也曰爾無我叛我無強賈毋或匄奪爾有利市寶賄我勿與知恃此質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今吾子以好來辱而謂敝邑強奪商人是教敝邑背盟誓也毋乃不可乎吾子得玉而失諸侯必不為也若大國令而共無藝鄭鄙邑也亦弗為也僑若獻玉不知所成敢私布之韓子辭玉曰起不敏敢求玉以徼二罪敢辭之。


                IP属地:北京8楼2024-11-30 19: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