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修行吧 关注:23,603贴子:3,197,973
求助

请法贴,各位大佬谈谈思和想的区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望各位不吝赐教,结合自己打坐静心的经验,给后学人解惑。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2-14 23:36回复
    同问,俺也不懂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2-15 00:10
    回复
      俺理解的想是静态画,思是动态画
      想+行=思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2-15 00:12
      回复
        思和想的区别?一个细一个粗。第七识恒审思量,观心就会知道,想是粗大的念头,需要动作,但思就不同了,哪怕休息了睡下了在梦中,也会不由自主地思考,就像计算机自动计算信息然后得出结论,虽然这个结论没什么意义,思的背后其实是辨别。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12-15 00:35
        收起回复
          想 在思前发生。思 在后。
          想 是心上有了相,见到了相。见到了相以后 才会有抉择。思是心上有了田 代表取舍去留的方向。这是在想之后的。
          人是受想行识 不是受思行识。
          我这样认为。


          IP属地:天津8楼2024-12-15 01:09
          回复
            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
            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米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请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2-15 01:10
            收起回复
              遍行心所:意、触、受、想、思。
              是问这个吗?
              “想”,即执取境界不肯舍离,随着名称概念,想个不停。
              “思”,即蠢蠢欲动,被境界牵着跑,要造业去。


              IP属地:海南11楼2024-12-15 01:55
              收起回复
                “比丘!以四大为因、以四大为缘,而为色取蕴。以触为因、以触为缘,而为受取蕴。以触为因、以触为缘,而为想取蕴。以触为因、以触为缘,而为行取蕴。以名色为因、以名色为缘,而为识取蕴。”

                王言:「尊者!想以何为特相耶?」
                长老言:「大王!想以知觉为特相。」
                「何是知觉耶?」
                「以知觉青,以知觉黄,以知觉赤,以知觉白,以知觉茜。大王!如是,想以知觉为特相。」
                「尊者!请譬喻之。」
                「大王!譬如王之守藏官,入王之藏库,视青、黄、赤、白、茜等王之财宝而知觉〔之〕。大王!如是,想以知觉为特相。」

                [身受心法——对应——色受想行]
                诸比丘!比丘如何于心随观心而住耶?
                于此,比丘有贪欲心而知:“有贪欲心。无贪欲心而知:“无贪欲心;”
                有嗔恚心而知“有嗔恚心,”
                无嗔恚心而知“无嗔恚心;”
                有愚痴心而知“有愚痴心,”
                无愚痴心而知“无愚痴心。”
                摄心而知“摄心,”
                散心而知“散心,”
                高广心而知“高广心,”
                非高广心而知:“非高广心。”
                有上心而知:“有上心,”
                无上心而知:“无上心,”
                定心而知:“定心,”
                非定心而知:“非定心,”
                解脱心而知:“解脱心,”
                非解脱心而知:“非解脱心。”…

                诸比丘!以何为想耶?诸比丘!六想身是。[谓:]色想、声想、香想、味想、所触想、法想是,此名之为想。依触之集而有想之集,由触之灭而想之灭。…

                诸比丘!以何为行耶?诸比丘!六思身是。[谓:]色思、声思、香思、味思、所触思、法思是,此名之为行。依触之集而有行之集,依触之灭而有行之灭。…


                诸比丘!说名为想者何耶?诸比丘!了解故名为想。了解者何耶?了解青,了解黄,了解赤,了解白是。诸比丘!了解故名为想。
                诸比丘!说名为行者何耶?诸比丘!现行于有为故名为行。现行于有为者何耶?以色为色性故,现行于有为,以受为受性故,现行于有为,以想为想性故,现行于有为,以行为行性故,现行于有为,以识为识性故,现行于有为。诸比丘!现行于有为故名行。
                诸比丘!说名为识者何耶?诸比丘!了知故名为识。了知者何耶?了知醋、了知苦、了知辛、了知甘、了知苛,了知不苛,了知咸,了知不咸。诸比丘!了知故名为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12-15 01:56
                收起回复
                  就是“想”和“行”的区别。
                  初学佛者,首先就是要把“五蕴”“六处”这些先搞明白什么回事。
                  “想”是“判知”外相的一个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行”是指的“决断”,
                  面对“受、想”,采取何种应对措施的,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12-15 06:50
                  收起回复
                    解思与想,与修行无关。文字乃人类自我定义并约定俗成。了解其义,只需顾名思义即可。
                    我私下认为:思,心之田也。田,有种才有收。故思有心之所获之义。而想,心之相也,相,身及身外之物,在心里的映照之假影也。故想有心中所有之映像之义。
                    纯属个人之洞见,仅供参考。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12-15 08:36
                    回复
                      没区别,都有心。
                      故意有心就不对,没必要探究细微的差异。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12-15 08:43
                      回复
                        思,按照因明学推理,也就是按照逻辑一步一步推理。
                        想,就是心中起的相,比如你看见y=kx,心中就浮现一条经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12-15 12:17
                        回复
                          一旦正确使用思与想,都会非常有用。惠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
                          学习佛法时,先按照逻辑进行正思维,然后心中浮现法相,实质就是正见。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12-15 12:21
                          回复
                            学佛一旦生起正见,标志已经找到了门,有了方向。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12-15 12:22
                            回复
                              静坐的时候,一心不动,只有思维在活动,叫做禅思。观察思维过程中产生的法相,叫做禅观。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4-12-15 12: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