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三牲六畜的祭祀习惯。其实表明了我们历来就不是一个素食民族。
有人把农耕=素食。其实是大错特错的。
农耕是相对游牧的一种生产模式。但是并不等于都是素食。游牧也不等于基本食物来源自牲畜。而是也会抢着气候温暖的时候种植庄稼,收割一季的小麦或者青稞。
这个在牧区和藏区都是常见的。所以不要以为牧民不种地农民不吃肉。
相反,是游荡还是定居其实是以气候和土地肥沃程度决定的。
塞外降水量不足四百毫升。而汉地长城以内降水量达到四百毫升以上标准线。也就是说更适合耕地。这个导致了蔬菜粮食等种植农作物产量非常高。所以产生了农耕文明。
但是农耕并不等于吃素,游牧也并不等于吃肉。然而事实恰恰相反。
如果是西汉年你想顿顿吃肉或者隔天吃肉。我的建议还是你不要呆在牧区看着匈奴人牧羊流口水。反而应该尽量去汉人区域耕地。因为只有农耕区域才能保证你基础的相对于现代并不丰富但是对于牧民来说非常丰富的肉食来源。
而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下面这段。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里面有一句。杀鸡为黍而食之。指的就是老人杀了鸡煮了黍米。款待子路并且留宿。然后还让老人的两个儿子来拜见子路。
这个是周礼的一部分,所以孔子听闻了子路的描述后夸赞了老人。
论语的故事吧友喜欢读书的应该比我更能解释。但是这个也说明了,自春秋战国到秦汉,我们确实并不缺乏肉食。
比如曹操杀吕伯奢那段。吕伯奢在家磨刀是为了杀猪款待曹操。
所以朋友路过,或者路人路过。一般家里没有遭遇兵祸的话。都会送上一份食物避免旅人饿死。并且最差的也是有鸡肉可以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