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吧 关注:212,117贴子:6,256,092
  • 8回复贴,共1

[lbk]求助力[rbk]关于被卖到江浙沪的中专学生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选浙江大厂的HR前几天分享了高校实习生进电子厂打螺丝的事,求助力,希望大家关注下那些15-17岁的工。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5-13 14:28回复
    在云贵川的深山里有这样一群孩子,可能读书的成绩不是太好或者其他什么的原因,在父母要求下进了当地的职业高中。然而这职业中学是包裹着学校外衣的劳务派遣公司。也只有在学校实习的名义下,15-17岁的孩子才能进厂工作,而学校按照人头每月从企业获取一定的费用。对于企业也非常愿意接纳这批人,一是给学校的费用低于从社保费用,二是带队的教官会保证学生的稳定性,三是只有签署过年不回家的孩子才有资格进场打工。黑色产业自此闭环,父母把孩子从进学校,学校把孩子派到江浙沪,企业接收孩子。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5-13 14:29
    回复
      2025-09-07 09:53: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学生工的存在让企业得到了廉价稳定的劳动力,学校从企业获得了不菲的收入,而学生也通过劳作分担家庭的压力。看似是共赢,但资本的游戏哪有这么简单!
      每年都有未适龄的学生提前进入劳动市场,对原本饱和的市场再一次冲击,外加学生工有毕业证和父母的双重压力,所以会比一般的社招工更加的稳定,这种种因素让一线的工人不得不更加的内卷,一而再的降低薪资预期。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工成了企业对工人叫嚣的底气,“爱干干,不干滚蛋!”这句话耳熟能详。一些企业的年离职率远超300%,50%的社招工人在1个月内离职。面对这么高的离职率工人的薪资缺基本上没变动不正是因为有稳定的劳动力供应着!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发展不平衡,人民的忍耐性也强,地里的韭菜可以一茬一茬的割。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5-13 14:30
      回复
        这些进去劳动力市场的学生工除了挤压社会劳工的生存空间,也损害了工厂的合作伙伴—劳务公司的利益。
        绝大多数的劳务派遣公司招收的还是社会上的劳工,学校为了规避风险、利益链条的长久更加青睐与有资质的企业直接合作。而学生工的入厂让原本的蛋糕变小了,例如工厂原本1000个就业岗位只剩下了600个,而劳务的利润有哪些?大概为以下几块:
        1、工人的人头费,这部分由企业支付,一般的形式为一个在工人一个月多少钱。由于就业岗位的减少,这部分的收入也会相对应的减少。
        2、包入职的费用,这块近期的新闻里也有曝光,费用由工人支付,以特殊手段保证入职。
        3、工人的社保,这块虽说是违法的收入,但还是挺多地方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基层的工人不了解社保的作用,也没人向这这人讲解,于是乎工人成了砧板上的肉。一般劳务会给工人几百的补贴,要求工人自愿放弃缴纳社保。基层的工人哪知道什么工伤险、生育险、失业金,只知道每个月要交给国家一笔钱。即使工人想交,劳务也会哄骗说要入职满3个月才能交。
        4、其他收入,例如工人工资的流水、入职资料、劳保用品之类的。
        工人们在劳务公司的眼中近似与商品,而利润是竞争的底线。若公司存在多家劳务,一般情况下是有竞争关系的。如果总利润达不到预期,必然会想方设法的剥削,有形的、无形的、短期的、长期的,人的恶意是深不见底,甚至演化出了凌驾于法律的法律。鲁迅先生就用“吃人”两字诠释一切,上层人吃中层,中层吃底层,到了底层人那就只能吃土。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5-13 14:32
        回复
          在这发没用,因为我电学子去广东也是这样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5-13 16:24
          收起回复
            我们也没法啊,可能未来我们会有力量帮助,但现在我们都只是学生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5-13 17:2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