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进去劳动力市场的学生工除了挤压社会劳工的生存空间,也损害了工厂的合作伙伴—劳务公司的利益。
绝大多数的劳务派遣公司招收的还是社会上的劳工,学校为了规避风险、利益链条的长久更加青睐与有资质的企业直接合作。而学生工的入厂让原本的蛋糕变小了,例如工厂原本1000个就业岗位只剩下了600个,而劳务的利润有哪些?大概为以下几块:
1、工人的人头费,这部分由企业支付,一般的形式为一个在工人一个月多少钱。由于就业岗位的减少,这部分的收入也会相对应的减少。
2、包入职的费用,这块近期的新闻里也有曝光,费用由工人支付,以特殊手段保证入职。
3、工人的社保,这块虽说是违法的收入,但还是挺多地方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基层的工人不了解社保的作用,也没人向这这人讲解,于是乎工人成了砧板上的肉。一般劳务会给工人几百的补贴,要求工人自愿放弃缴纳社保。基层的工人哪知道什么工伤险、生育险、失业金,只知道每个月要交给国家一笔钱。即使工人想交,劳务也会哄骗说要入职满3个月才能交。
4、其他收入,例如工人工资的流水、入职资料、劳保用品之类的。
工人们在劳务公司的眼中近似与商品,而利润是竞争的底线。若公司存在多家劳务,一般情况下是有竞争关系的。如果总利润达不到预期,必然会想方设法的剥削,有形的、无形的、短期的、长期的,人的恶意是深不见底,甚至演化出了凌驾于法律的法律。鲁迅先生就用“吃人”两字诠释一切,上层人吃中层,中层吃底层,到了底层人那就只能吃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