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霓虹刺眼,阿芷又一次在凌晨三点瞪着天花板。电脑屏幕的蓝光似乎还残留在视网膜上,心口像压着一块巨石,呼吸都不顺畅。咖啡因早已失效,褪黑素也无济于事。镜子里那张苍白、眼下乌青的脸,连她自己都觉得陌生。医生说她这是“亚健康”、“压力过大”,开了些维生素,但收效甚微。
一次偶然清理旧物,她翻出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里,年轻的爷爷站在一片苍翠欲滴的山林前,背着一篓刚采的草药,笑容淳朴而满足。照片背面,是爷爷遒劲的字迹:“百草深处有回甘。”
一股强烈的乡愁和逃离的冲动攫住了阿芷。她请了年假,订了最早的车票,奔向那个记忆中弥漫着草药清香、云雾缭绕的故乡。
回到山村,空气清冽得仿佛能洗肺。爷爷依旧硬朗,只是白发更多了。看到阿芷憔悴的样子,爷爷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浑浊的眼睛里满是心疼,却什么都没多问。
阿芷跟着爷爷上山。清晨的露珠在草叶上滚动,阳光穿透薄雾,洒下斑驳的光影。爷爷的脚步稳健,边走边如数家珍地指点着路边的草木:“这是车前草,清湿热,利小便……”“那是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看到那紫色的小花没?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还有这艾草,温经止血,驱寒除湿……”
爷爷的声音低沉平缓,像山涧流淌的溪水,阿芷紧绷的神经竟不知不觉松弛了几分。她贪婪地呼吸着混合了泥土、腐叶和百草清香的空气,感觉沉重的身体一点点变轻。
一日午后,阿芷帮爷爷整理晒在院子里的草药。阳光暖暖的,各种草药混合的独特香气在空气中弥漫。爷爷从一个古朴的陶罐里,珍重地取出一小包用油纸包着的东西。他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种细腻的、泛着微微光泽的紫色粉末,细看似乎还夹杂着极细微的、不同颜色的草叶碎末,散发出一种极其复杂、难以言喻的草木芬芳,比单一草药的香气更醇厚、更安抚人心。
“丫头,试试这个。”爷爷用一个小木勺,舀了一点粉末,倒入阿芷的茶杯里,冲入温水。粉末在水中迅速溶解,茶水变成了温润的琥珀色,那独特的香气更加氤氲开来。
“这是什么?”阿芷好奇地问。
“这叫‘百草粉’。”爷爷坐在竹椅上,眯着眼,望着远处的山峦,声音里带着岁月的沉淀,“不是真的有一百种草,是取这山里最精华的几味:静心安神的酸枣仁、养心血的柏子仁、疏肝解郁的合欢花、补脾益气的茯苓、加上一点清心除烦的莲子芯……还有几味秘传的调和之草。按古法采摘、炮制、研磨、窖藏。取其精华,去其燥性,调和百味。是我们家传的方子,以前山里人累了、烦了、睡不好,就喝一点。”
阿芷端起杯子,那温润的琥珀色液体散发着令人心安的香气。她轻啜一口,没有想象中的苦涩,反而有一种奇特的、难以形容的滋味在舌尖蔓延——初入口微苦,但很快化开,变成一种草木的甘醇,最后喉间竟真的泛起一丝清甜的回甘。这滋味,像极了爷爷照片背面写的那句话:“百草深处有回甘”。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当天晚上,躺在老屋的木床上,听着窗外细微的虫鸣,闻着枕边爷爷放的几片晒干的艾草叶的清香,阿芷竟感到一种久违的平静。那些盘旋在脑海里的报表、邮件、会议通知,渐渐模糊远去。心口那块压了许久的石头,似乎被那杯百草粉温润的力量一点点融化了。她闭上眼睛,没有辗转反侧,呼吸变得悠长而平稳,沉入了许久未曾有过的、黑甜的梦乡。
接下来的几天,阿芷每天都会喝一小杯爷爷泡的百草粉。白天跟着爷爷爬山识草,晚上在百草香中安眠。她眼下的乌青淡了,苍白的脸颊有了血色,眉宇间那股化不开的郁结消散了。她感觉自己像一块干涸龟裂的土地,被山间的清泉和百草的滋养重新浸润,焕发出生机。
假期结束,阿芷不得不返回城市。临行前,爷爷把那个装着珍贵百草粉的陶罐塞进她的行囊。“拿着,丫头。城里浊气重,心烦了,睡不好了,就冲一杯。记住这山里的味道,记住百草的回甘。”
回到喧嚣的城市,工作依旧忙碌。但阿芷的桌角,多了一个小小的陶罐。每当压力袭来,或夜晚难以入眠时,她便取出一点那泛着微光的紫色粉末,用温水冲开。看着琥珀色的茶汤,嗅着那醇厚安神的草木芬芳,仿佛瞬间回到了爷爷身边,回到了那片能包容一切疲惫的苍翠山林。
初尝微苦,那是生活的滋味;而后甘醇,是自然的馈赠;最后的回甘,是沉淀于心的安宁。这小小一杯百草粉,成了她连接自然、对抗都市喧嚣的秘钥。她不再是那个被压力压垮的躯壳,因为百草深处蕴藏的力量,已在她心中生根发芽,滋养着她的身心,让她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平和与回甘。
一次偶然清理旧物,她翻出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里,年轻的爷爷站在一片苍翠欲滴的山林前,背着一篓刚采的草药,笑容淳朴而满足。照片背面,是爷爷遒劲的字迹:“百草深处有回甘。”
一股强烈的乡愁和逃离的冲动攫住了阿芷。她请了年假,订了最早的车票,奔向那个记忆中弥漫着草药清香、云雾缭绕的故乡。
回到山村,空气清冽得仿佛能洗肺。爷爷依旧硬朗,只是白发更多了。看到阿芷憔悴的样子,爷爷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浑浊的眼睛里满是心疼,却什么都没多问。
阿芷跟着爷爷上山。清晨的露珠在草叶上滚动,阳光穿透薄雾,洒下斑驳的光影。爷爷的脚步稳健,边走边如数家珍地指点着路边的草木:“这是车前草,清湿热,利小便……”“那是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看到那紫色的小花没?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还有这艾草,温经止血,驱寒除湿……”
爷爷的声音低沉平缓,像山涧流淌的溪水,阿芷紧绷的神经竟不知不觉松弛了几分。她贪婪地呼吸着混合了泥土、腐叶和百草清香的空气,感觉沉重的身体一点点变轻。
一日午后,阿芷帮爷爷整理晒在院子里的草药。阳光暖暖的,各种草药混合的独特香气在空气中弥漫。爷爷从一个古朴的陶罐里,珍重地取出一小包用油纸包着的东西。他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种细腻的、泛着微微光泽的紫色粉末,细看似乎还夹杂着极细微的、不同颜色的草叶碎末,散发出一种极其复杂、难以言喻的草木芬芳,比单一草药的香气更醇厚、更安抚人心。
“丫头,试试这个。”爷爷用一个小木勺,舀了一点粉末,倒入阿芷的茶杯里,冲入温水。粉末在水中迅速溶解,茶水变成了温润的琥珀色,那独特的香气更加氤氲开来。
“这是什么?”阿芷好奇地问。
“这叫‘百草粉’。”爷爷坐在竹椅上,眯着眼,望着远处的山峦,声音里带着岁月的沉淀,“不是真的有一百种草,是取这山里最精华的几味:静心安神的酸枣仁、养心血的柏子仁、疏肝解郁的合欢花、补脾益气的茯苓、加上一点清心除烦的莲子芯……还有几味秘传的调和之草。按古法采摘、炮制、研磨、窖藏。取其精华,去其燥性,调和百味。是我们家传的方子,以前山里人累了、烦了、睡不好,就喝一点。”
阿芷端起杯子,那温润的琥珀色液体散发着令人心安的香气。她轻啜一口,没有想象中的苦涩,反而有一种奇特的、难以形容的滋味在舌尖蔓延——初入口微苦,但很快化开,变成一种草木的甘醇,最后喉间竟真的泛起一丝清甜的回甘。这滋味,像极了爷爷照片背面写的那句话:“百草深处有回甘”。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当天晚上,躺在老屋的木床上,听着窗外细微的虫鸣,闻着枕边爷爷放的几片晒干的艾草叶的清香,阿芷竟感到一种久违的平静。那些盘旋在脑海里的报表、邮件、会议通知,渐渐模糊远去。心口那块压了许久的石头,似乎被那杯百草粉温润的力量一点点融化了。她闭上眼睛,没有辗转反侧,呼吸变得悠长而平稳,沉入了许久未曾有过的、黑甜的梦乡。
接下来的几天,阿芷每天都会喝一小杯爷爷泡的百草粉。白天跟着爷爷爬山识草,晚上在百草香中安眠。她眼下的乌青淡了,苍白的脸颊有了血色,眉宇间那股化不开的郁结消散了。她感觉自己像一块干涸龟裂的土地,被山间的清泉和百草的滋养重新浸润,焕发出生机。
假期结束,阿芷不得不返回城市。临行前,爷爷把那个装着珍贵百草粉的陶罐塞进她的行囊。“拿着,丫头。城里浊气重,心烦了,睡不好了,就冲一杯。记住这山里的味道,记住百草的回甘。”
回到喧嚣的城市,工作依旧忙碌。但阿芷的桌角,多了一个小小的陶罐。每当压力袭来,或夜晚难以入眠时,她便取出一点那泛着微光的紫色粉末,用温水冲开。看着琥珀色的茶汤,嗅着那醇厚安神的草木芬芳,仿佛瞬间回到了爷爷身边,回到了那片能包容一切疲惫的苍翠山林。
初尝微苦,那是生活的滋味;而后甘醇,是自然的馈赠;最后的回甘,是沉淀于心的安宁。这小小一杯百草粉,成了她连接自然、对抗都市喧嚣的秘钥。她不再是那个被压力压垮的躯壳,因为百草深处蕴藏的力量,已在她心中生根发芽,滋养着她的身心,让她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平和与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