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组的重量
轮组的重量或许是考量一对新轮组的头号指标,这一特性指标可以说是影响自行车总重最显著的因素,而且同时也是很容易减重的部分。
许多自行车都配备了一对好轮组,但是一旦你参与了某些特定骑行环境条件的竞赛骑行,你就会发现原配的轮组其实并不十分的适用。
也有一种说法是你所买的第一对新轮组应该是可以让你的自行车减重最多的轮组,假设你买的是一对中等价格轮组,譬如就公路车来说最流行的就是Mavic的Kysrium。因为对于自行车轮组来说,一旦通过一开始的几个相对简单的设计步骤减重之后,那么接下来为了保证轮组的强度,减重的难度会越来越大,所以每减重一点,价格都会陡然攀升。
轮组的强度和硬度
很显然,如果你骑山地车又或者在骑行时遇到不可避免的坑洞时,你一定会想拥有一对高强度有弹性的轮组。有些竞赛级别的山地车,譬如速降车因为受制于极限的冲击,也因此它们的轮组强度必须非常的高,但同时也很重。轮组的设计总是在强度和重量之间无法兼顾。
正如你所料到的,即轻又强的轮组,价格也会更高。同样两者兼备的轮组也需要轮组生产商更加多的研发。总的来说,碳纤维的轮组能够在竞赛中体现出最高的性能,譬如公路车使用的Zipp 404.
轮组的刚硬程度不尽相同,而且常常取决于你所需要的路面反馈。很刚硬的轮组非常适合加速,但是在长途骑行时并不舒适。所以你可以在计时赛中发现Zipp 808的使用,但是在铁三赛中就不常见——铁三赛中较轻又舒适的轮组用的比较多。
轮组的框高
高框轮组有两大显著的优点。
首先,标准轮圈高度的轮组,辐条在通过空气时/破风时,会产生涡流,减慢自行车的速度的同时也会对操控造成额外的影响。
大量的研究和发展都投入到了如何制造空气动力的辐条以最小化阻力。而以高框轮组来说,涡流减少了——因为空气流过的是实心光滑的表面。
其次,高框轮组更加的刚硬并且对加速和力量输出有更好的反馈(因为轮组的弹性很小)。
是否使用高框轮组取决于你所参与的骑行活动的种类。同样,骑行的路程,舒适度,停车和起步以及对力量的输出都会因为你的选择而变得不同。
我自认还不到碳刀级别 才上30巡航 所以没用碳刀
由于看到吧友对此有意向 对大刀圈所需体力要求有误解 所以搜集资料发给吧友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