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有功戏无益吧 关注:122贴子:892
  • 11回复贴,共1

【命题2】除夕,雪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跪舔熊度度。


1楼2014-01-31 20:46回复
    二楼题目:
    以除夕、雪为关键词,创作一篇鼠猫短文。时代背景自拟。
    要求:温馨无虐点,通篇不得出现对话描写。字数在400到600字之间。
    规则:
    ●要求:
    □作文内容密切围绕题目展开,字数在规定范围内。
    ●评分标准:
    □经吧务粗审,答案符合标准者给予基础分1分。
    □吧友可通过楼中楼评判各层答案是否合格,层主每获得一个“合格”加1分,每获得一个“不合格”减1分,上不封顶,下不封底。(吧友如认为回复“不合格”请阐述原因,不出示则视为无效票。)
    □同一吧友在相同楼层中仅可评判1次,多次评判以初次为准。未获得基础分者,无视吧友评分,记0分。


    2楼2014-01-31 20:49
    回复
      城管写的画面还是挺强的,我这里鸡蛋里挑点骨头。
      1,首句中“才渐渐止住”不妥。才、渐渐有还在进行的味道,而“止住”是已经结束的静止状态,合用意思不妥。
      (前面还有一点,飘飘洒洒,我觉得是形容词词性,后面不能接了。姐姐说形容词副词做动词用也是可以的……)
      2,“第二日晨起便看到了满院的银装素裹”句,缺少主语。如果以“看”为宾语的话,那么整句话都缺少主语。
      3,“枯枝”句前面逗号应改为句号。前句叙述内容已经结束,从此句开始应为对冬日雪后景色的具体描写。
      4,“枯枝败叶”中“败叶”应删去。败叶:干枯凋落的叶子。
      5,“待到天色暗下来”建议改为“待到傍晚”。天色暗下来给人的感觉和后文叙述的景色稍有不符。
      6,“天边红彤彤的落日”,“天边”多余。
      7,首段自“展昭”句开始应另起一段。
      8,“朦胧了眼前的景色”后面的都好应改为句号。
      9,开门的动静惊动了屋檐上的积雪,簌簌的落下来。此句主语不明确。前半句主语为“动静”,但“动静”不能落下来。落下来的是积雪。建议改为:屋檐上的积雪被开门的动静惊动,簌簌地落下来。(捉虫:簌簌地)
      10,说起来后面应有停顿。
      11,便,放在这里有点怪怪的……改成“就”怎么样?
      12,捉虫:急吼吼地。赶回家后面加“了”。
      13,如煮攻所说,之一去掉。
      14,“大嫂”句后都好改为句号。
      15,“金华”句逻辑不成立。大嫂对五爷好,和祭祖木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16,所以“再怎么”句位置可以调整至“捆龙索”句后面。
      17“三天”后句号改为问号。
      18,“展昭”开始另起一自然段。
      19,“除夕”句中“也”多余,删掉。
      20,“只留下几个没家室的看看门”,“看看门”感情色彩比较……轻佻,望斟酌。
      21,由于前面说了“只留下”,给读者感觉是气氛比较冷清,那么和后面的“热闹”就冲突了。
      22,“自己”多余,删掉。
      23,“一个人对景越显凄凉”语意不明。
      24,靴子踩在积雪上“咯吱咯吱”作响,后面应配上相应的视觉描写,可以是“留下什么什么的脚印”,也可以是别的。后面直接接展大人除了衙门,有点感觉画面和声音对不上。且,前半句的主语是靴子,后面的画面就应该是靴子怎么样,而不是展大人怎么样。不过这句应该是个很出彩的描写,补充完整了很有纪录片的感觉。
      25,“过了朱雀门外”句,“外”删掉。朱雀门可以过,朱雀门外不能过,只能路过。
      26,“巷子”后面逗号改为句号。
      27,“飞扬跋扈的白府”少修饰,应为“牌匾上飞扬跋扈的白府二字”或者别的。
      28,“飞扬跋扈”请斟酌。
      29,“抬手”句中缺少主语。
      30,抬手扣了扣门,白福便迎了出来,说是大家都等着,展昭一愣,暗道白老五还约了什么人?(捉虫:叩门)
      这句我有点傻傻分不清,展昭前面应该换成句号。但前面的貌似应该再加点东西才通顺。
      31,“穿堂入室”句,少主语……
      32,“热热闹闹的一屋”句可以划到前面也可以划到后面句子里。如果和前面的句子放一起,“一屋”应该删掉,同时在“见展昭”前面加主语。如果放在后面,后面的都好删掉。
      33,“打招呼”后面逗号改为句号。
      建议城管注意一下段落划分和句子成分……
      @三千城管平冲霄
      我我我说的有点多,你不要生气啊,不要不和我玩啊!


      7楼2014-02-03 01:02
      收起回复
        1,“出锅”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前一句写展昭的情况,意思已经明确,后面写展昭对雪的印象。
        2,“住在开封”后面应为句号。
        3,“成为”前面可以加个副词比如……很快之类的……稍微衔接一下。
        4,“摄影师”后面改为句号。
        5,因为他喜欢拍摄雪景,所以给展昭看的也应该是雪景。给别人看的集合应包含在拥有的物品集合之内并小于这个集合,但作品比雪景大,所以不太合适。
        6,“展昭觉得”前面逗号改为句号。
        7,“却见”句,我理解的是展昭看到白玉堂时拍照这个动作已经结束了,他看到的应该是下一个动作。
        8,展昭是先看到白玉堂的名字,然后惊讶,然后表现出来是瞪大眼睛。那么“上面写着”句和“展昭诧异”句的顺序应该颠倒。而诧异之后,展昭应该有一个平静下来、接受和欣喜的心理变化,表情也会随之改变,所以这里建议加入一些表情描写。
        9捉虫:就是
        建议小雨注意一下标点,逗号和句号的用法。然后……有个问题冒昧的问一下……为什么展大人要次火锅呢……?房间里真的会准备火锅这种东西吗……?
        @曜櫻若愔
        顺说……故事进展似乎有点快。


        8楼2014-02-03 02:01
        收起回复
          1,建议描写天气的句子单独成段,突出背景。
          2,在“有两个小子”句前加一句交代展昭院里有棵梅树。
          3,红艳艳“的”。Ps我喜欢红梅。
          4,看花苞和戳土无逻辑关系,如果单纯的动作承接的话,可以加一点心理描写。看到花苞心情怎样,或者表情怎样,然后想到什么让他去戳土地。
          5,所幸(土)并未冻实。这里出现一个问题:他戳的是什么位置的土,这个土和梅树有什么位置关系。比如:拿剑鞘在树根旁戳了戳,所幸土地并未冻实。这个例子不太恰当,大概是这个意思。
          6,“展昭偱惯例往前院与包拯公孙策均问过了安”,往和过冲突。往表示尚未发生即将发生,过表示已经发生。“均”的位置建议放在“与”前面,或者删掉。
          7,等着,让人迷茫,前文并未交代展大人要等什么。
          8,端了过来,改为送了过来。个人觉得短距离内用端比较合适,厨下里展大人的屋子应该不近,所以用送。
          9,“这满地的芝麻秸”少一个动词,应该是……踏过?
          10,也未曾改为竟未曾。“听见他踏在上面”
          11,“食盒”句后面可以加一些对年夜饭的描述,比如,还蒸着腾腾热气……(本来想说,还热乎着呢,想想有点不对劲=-=)
          12,旧岁后面句号。
          13,这时光句单独成段,起强调作用,意蕴绵长。
          @迷路的猪猫


          9楼2014-02-03 02:36
          收起回复
            我也来作了个死……请各位大神不吝赐教!这玩意太特么难写了。600字也不够说啥的呀OTZ
            岁末难得休假,展昭却没回家。
            灶王节开始的那场雪直下到除夕才停。展昭推开窗,屋外初霁的蓝天格外清冷,院里的石桌和矮树都披上了银色的伪装。远处忽然响起的爆竹声给肃静的清晨添了一点喜色。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宿雪清凉的气息好像是过年的味道。
            白玉堂回家省亲未归,前些时派人传信,说除夕前准能赶回与他一同守岁。可眼下到了这个时候……
            一阵冷风吹过,细碎的雪掠过展昭的脸颊,带着几许寒意。他忙关上窗,定定心神考虑置办过年所需之物。往年这些事从不需他插手,两个人过年,白玉堂自会将一切准备妥善。今年只他一人在京,展昭难免失落。可一个人的年也是年,也得过。
            前日晚间,相爷已着人送来了对子。展昭看过后恭恭敬敬铺在桌面上,只等除夕傍晚贴上楹柱。年夜饭向来由府衙包办,也无需他劳心。这样想来,似乎只少了一坛屠苏酒。
            这时节,商铺大多关了门。展昭提着酒坛子回到居所时已近黄昏。
            他走到院外,听里面有破空之声,不禁吃惊,心下又多了几分欣喜。一进院果然见熟悉的白衣人在庭中踏雪舞剑,他不由站下,面带怡悦。
            白玉堂察觉到展昭回来,剑尖一挑,掘起地上的雪块朝门口打去。
            展昭躲闪不及,忙用衣袖遮挡。雪块砸在身上并不疼,随之而来的细屑扑在面上也让人觉得意外清爽。他抖抖衣袖,再看时白玉堂已收了剑,乐呵呵地站在他面前。
            堂屋的楹柱上已工工整整地贴上了对联,廊檐下也挂上了两盏红灯笼。屋里烛光闪烁,映得窗花好似活了一般。


            11楼2014-02-03 11:44
            收起回复
              话说……我把之前煮攻和少爷(我没给乃降辈,不好意思实在不知道怎么叫好……)的意见改了一下,把改过之后的部分扔上来大家看一下……
              1:
              原句:
              往年这些事从不需他插手,两个人过年,白玉堂自会将一切准备妥善。今年只他一人在京,展昭难免失落。可一个人的年也是年,也得过。
              改为:
              往年这些事从不需他插手,白玉堂自会将一切准备妥善。今年只他一人在京,心里难免失落。可就算一个人,冷冷清清,也得过年。
              2:
              原句:
              他走到院外,听里面有破空之声,不禁吃惊,心下又多了几分欣喜。
              改为:
              走到院外,听里面有破空之声,他不禁吃惊,料得来人非客,心下窃喜。
              我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然后保留了自己的一些语言习惯……那啥,给看看呗。
              @迷路的猪猫 @少年一笑逐春风


              22楼2014-02-04 20:00
              收起回复
                1,同煮攻。
                2,在这静夜里听得格外清晰,“听得”缺少主语。应该是展昭听得貌似,但这样又啰嗦。建议改成“显得”。直接让“咯吱”声做主语。
                3,展昭回头看,只见身边的商店里——展昭回头,透过橱窗见身边的商店里……觉得这样画面更清晰。
                4,女孩一晃那玩具,他就咯咯直笑。——他就被逗得发出咯咯的笑声,这样可以吗?
                5,展昭听见的,正是这孩子的笑声。承上,这句略多于。
                6,之前把橱窗提前了,这里可以改成“室内”或直接删掉。照在三人身上改为笼罩着三人,这样可以吗?
                7,展昭被这温馨的一幕吸引。后文也出现了“温馨”这一次,这里可以删掉。
                8,结合后文,这里有一个本文最大的BUG……原谅我这么说……就是展昭不会凑上前去,至少不会凑太近。原因:时间为晚上十点多,环境是静得有些寂寥,人物是一个成年男子,形象帅不帅已经不重要,展大人怎么也有一米七八,冬天下着雪我的印象是穿得像熊一样。屋里的灯光是橘黄色的,并不太亮。外面的如果有路灯的话也不可能很暗。这样的情况下,屋里的人可以看到外面的人,走进了会给人家带来危机感。如果肢体与橱窗有接触的话,妥妥会吓人一跳。所以这里不妨改为驻足。
                9,展昭想到,有些多余。
                10,白玉堂转过街角一段,似乎将他看到的情景割裂了。建议把后面的内容往前提,这段直接接“特意骗他”这段。
                11,将这一幕“永远”似乎绝对了一点,“凝固”改成“保存”肿么样?总觉得凝固是一种自发的动作或状态。
                12,展昭循声抬头,白玉堂看见展昭脸上的惊喜更甚,嘴角翘起弯弯的弧度,眼神倏然亮若晨星。我觉得这句把展昭和白玉堂的表现拆分开比较好,现在这个句子貌似杂糅了。参照百度百科“杂糅词条”句式杂糅种类中的中途易辙 ,暗换主语。我觉得有点像,但不确定。
                13,白玉堂向他招招手,嘿。整体画面给我的感觉是慢放或者静止的。这几个字让我有种在对着显示器发花痴的时候突然接到一个抖动窗口的感觉……建议删掉。
                那什么,拙见,说的有点多……@苏晓山青


                24楼2014-02-05 09:30
                收起回复
                  浅见
                  1,地平线上晕染着热烈的红光。我觉得是我鸡蛋里挑骨头了。热烈这个词,让我觉得是朝阳,有种喷薄欲出的感觉。能不能改一下,来点残存的赶脚……然后,烟花如何勾勒轮廓……?
                  2,敲打,感觉动作幅度有点大,把“打”删掉吧。
                  3,被“像他一样”修饰的部分我觉得不太确定,可以是像他一样神色匆匆,也可以理解为像他一样的行人。删掉行吗?五爷在车里,貌似不能算行人。
                  4,街边的住宅楼,这几个字木有什么含义的样子,可以改成拥挤的楼群吗?我的考虑是,“拥挤”虽然修饰楼群,但和目前的路况比较合拍……OTZ
                  5,啊啊啊,占个地方脑补一下。看到“副驾驶座上摆着的一坛美酒”这几个字我想到了一坛贴着女儿红标签的酒坛子端端正正坐在副驾驶座上,正经八百系着安全带的样子。只见酒坛子艰难地动了动只有1.5公分的脖子,机械地问:少侠,你要带我去哪里……?
                  6,白酒红酒啤酒应该合并为一个词……但暂时没想到,礼品酒……?显得高大上的那种吗?
                  7,自己与那猫却独爱那陈年的女儿红。慎用“自己”。尽管绝大多数网文都这么用,但真的是语病。我们平时说话的时候会用“我自己”“他自己”“你自己”。说别人的时候也会说他,而不是直接用“自己”。结合后面“与那猫”,给我的感觉这里是五爷的自述,但明显不是。这样就有种既不是第一人称又不是第三人称,糊里糊涂的感觉。
                  8,模糊地听闻,可改为偶然听闻。
                  @淋风君
                  不好意思目前看到这儿,得去上班了T T晚上继续……


                  25楼2014-02-05 10:53
                  收起回复
                    9,有个小店有女儿红卖,句中女儿红与前句里的重复,本句中两个有也重复,不太好听。建议改为“偶然听闻有个小店仍出售这种酒”。
                    10,惊喜后面用句号。
                    11,终于在深巷里找到小店句:小店位处深巷不易寻找,一来一回难免耽误不少时间。
                    12,地上铺了一层薄雪,这句可以删掉。(看到这句,我默默想起一个节目,谭谈交通……天冷路滑,五爷小心慢行啊!)
                    13,承前,“依然”删掉。
                    14,马上>眼见。呃……个人习惯……
                    15,可以看见不远的地方有一盏温暖的灯光,可以看见这四个字让我隐约觉得雪真的好大好恐怖,这句可以改成xxxxx变得更清晰。
                    16,远方传来一阵鞭炮的喧嚣,信号灯由红变绿,这两个句子应该仅仅是时间上的承接,但……放一起我觉得信号灯是被鞭炮吓绿的……再考虑考虑……?然后然后,鞭炮的喧嚣,有点不太合适……
                    17,围裙,我觉得用系比较合适。
                    仔细读下来,觉得淋风君的这段想表达的意境和迫切的心情很好,但有一点,有一些情景在文中是没有作用的,或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比如远方传来一阵鞭炮的喧嚣,这句可以用来表现城市中其他人都已经进入了过节的气氛当中,以此和白玉堂焦急的心情做个对比。但并没有给人这样强烈的反差感。
                    600字实在是太少了,又没有对话,环境描写的角度、手法和顺序就变得尤其重要。亲在作文前可以考虑一下,在这段文字当中,我想用什么手法来写,是首尾呼应还是以喜写悲还是借物喻人等等……这样把大概的框架定下来,再选择要描写的情景就好写了。
                    @淋风君


                    30楼2014-02-05 20:40
                    回复
                      噢噢噢~~~先恭迎三大!顺说:不考虑去许愿贴登个记大家正式游戏正是加入游戏咩~?
                      看到几个问题,不客气滴说下……
                      1.便放众人自去办置:自去应为各自。
                      2.包拯包相爷,应只保留一个称呼。
                      3.只道全赖众人出力:简单说就是,“道过辛苦”
                      4.除夕团圆之日,与第一句:“除夕夜,正是举家团圆之际”重复,建议删。
                      5.“点卯”放在“丞相换众人到跟前”更合适(个人感觉)。
                      6.年货节庆之物:年货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节庆之物。
                      7.大家应了,欢天喜地整句与全文干系不大,删掉无妨。
                      8.“独自”觉得说成“单独”好一点,另这一句可以和上面的句子合并。
                      9.“特地取出一青花瓷瓮,让展昭将这瓮梨花白将去与白义士”这两个分句可以合并。
                      10.“生受”已含谢意和恭敬,“谢过大人”可以删去。生受和含笑接了顺序可以颠倒一下,更礼貌含蓄一些。
                      11.个人觉得“朔风”是很难用眼睛去观察的,一般都是感觉,或者是看到风里夹杂的东西。
                      12.“展昭也不着避雪衣物”,这句具体想表现展昭形象的哪个侧面并不明确。
                      13.“天日”有点怪怪……时候行吗……?
                      14.家家热闹,户户喧哗,街市上很难分出家家户户,家家户户=每家每户,可以说城中家家户户,村里家家户户,街市上家家户户就有点奇怪了。
                      15.“整治备办”应为“整置备办”。查了一下,还真有整置这个词。
                      16.贺“那”,如果说这里需要个衬字的话,建议改成“这”。
                      17.“路过潘家酒楼”。从后文看,似乎不是路过,或者在酒楼后面加“时”。
                      18.原来酒楼的熟客只在年底结清账目小费,多少皆是客人的赏,推辞不得。与全文关系……不大……
                      19.“没些儿人气”……?啊啊亲,这是自己家!没些儿人气以后还会有小伙伴来串门玩耍吗?会吓到人家的……
                      20.最后一点苏苏说了……
                      @三秦三生


                      36楼2014-02-07 21:01
                      收起回复
                        1第一段建议调整一下顺序,让第一句与后面驿站里的情景衔接。
                        2白玉堂跟掌柜要了酒菜饭食:跟掌柜要>吩咐
                        3得了白五爷打赏的,这个内容和五爷吩咐酒饭放在一处,后面的半句和下一个分句合并。
                        4不期然地后面应该接“听”到的内容。听他们谈起展昭。
                        5江湖人自然将展昭骂得极难听。虽说是段子,但也是小说。“自然”这个词建议删掉,这个词把冲突化解了……个人感觉,最好不要给读者一种“你懂的”的感觉。如果有前后文还好一些,但这里没有前后文。
                        @衿佩lindsay


                        38楼2014-02-08 19: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