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帽子兔吧 关注:4,186贴子:32,747

回复:重注绿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楼主对最权威的圣训明文的私自修改,就是对真主禁区的非法闯入, 对真主禁区的擅自闯入是一种恶!是一种狂妄的举拌,真主对这样的人有如下定论:你们确信经典里的一部分律例,而不信别一部分吗?你们中作此事者,其报酬不外在今世生活中受辱,在复活日,被判受最严厉的刑罚,真主绝不忽视你们的行为.-《古兰经第2章85节》


93楼2016-02-21 21:50
收起回复
    今日继续。
    《古蓝》第二章
    黄*牛*章
    这一章光是麦地那章,光用念得两个小时。
    也是“穆黑”热衷翻腾的章节。
    有大量对”不信道者“的“诅咒”。
    也有一些“广受质疑的”“名词”
    然黄牛是《古蓝》
    之“核”区别于开端之“胆”
    是这本书最长,最详细,最具体的章节。
    要向《开端》那样细注,基本不太可能。
    但是也不是完全无处下手


    IP属地:甘肃94楼2016-02-23 15:15
    收起回复
      2025-08-01 15:26: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古蓝全书三十卷
      光黄牛独占三卷
      黄牛
      可以说是对
      开端第六七节的详尽注解
      是这个体系的组织架构的一个基础理论。
      开端章的“幽玄”不属于这一章节。
      这一章既有对(法上者的启示)也有对(法下者的“忽悠“)
      在“没弄明白”之前也要去做。
      是这个体系与佛家的根本区别。
      再次提到
      宁不做都不错。不是属于这个体系。


      IP属地:甘肃95楼2016-02-23 15:25
      收起回复
        1.艾‘列’弗,俩‘目,米’目。
        2.这‘部’经,其‘中’毫‘无’可‘疑,是’敬‘畏’者‘的’向‘导。
        3.他’们‘确’信‘幽’玄,谨‘守’拜‘功,并’分‘舍’我‘所’给‘与’他‘们’的。
        4.他‘们’确‘信’降‘示’你‘的’经‘典,和’在‘你’以‘前’降‘示’的‘经’典,并‘且’笃‘信’後‘世。
        5.这’等‘人,是’遵‘守’他‘们’的‘主’的‘正’道‘的;这’等‘人,确’是‘成’功‘的。
        以上是“黄牛”的前五节。在书里与其他节段分页,并饰以纹饰。


        IP属地:甘肃96楼2016-02-23 15:30
        收起回复
          这一段,首次提出“敬畏者”的名词。
          注.这个不是“我们”
          在前文,我用了一个名词“明德者”其实是为了便于理解。
          敬的前提是”明“。不明而敬,是以为”迷“
          畏的前提是”德“。不德而畏,是以为”懦“
          什么是“敬畏者”???
          3.他’们‘确’信‘幽’玄,谨‘守’拜‘功,并’分‘舍’我‘所’给‘与’他‘们’的
          从精神,行为,社会责任三方面“选拔”。为什么不是“要求”?????
          六信,我作过注解,与其说是要求,不如说是“智商选拔”
          你得有“认知幽玄”的理解能力,才有“信幽玄”的可能啊!!!
          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是“所有人”都有的吗???
          那“拜功”呢????
          呃,这么说吧。
          我不止一次听到,每天五次撅起屁股,耽搁时间。学习,工作能有什么成就!!!!
          冒昧问一句,你不撅屁股,你学习,工作的成就呢?????
          呃,这么说吧
          你这不是懒,懒是可以克服的。你这只是硬件不能长时间工作而已,俗称”废“!
          一天的礼拜时间连洗漱,准备,不超过一个小时。时间跨度也就略比白天长,(略长于牲口的普遍休息时间)。
          你如果因为这个,就会耽搁学习,工作。
          只能说,呃,比牲口强的也有限。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多两次也不是什么很夸张的事啊???
          这是一个,精力,意志,自控能力的选拔途径而已。
          那”舍“呢???
          这个反倒好理解。
          ”舍“得前提他是”得“啊!!!!
          你首先要具备高于平均的财富创造能力啊!!!!!
          拖”人均“后腿的”卢瑟“在不再此列???
          你说你???
          ”敬畏者“
          就是通过了,智商,认知理解能力,精力,意志,自控,财富创造能力选拔的
          法上者吗!!!!


          IP属地:甘肃97楼2016-02-23 16:10
          收起回复
            他‘们’确‘信’降‘示’你‘的’经‘典,和’在‘你’以‘前’降‘示’的‘经’典,并‘且’笃‘信’後‘世。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他们”不但要求有“认知你的经典”的理解能力。
            而且要求具备认知(以‘前’降‘示’的‘经’典)的眼界!!!!!!
            换句话说,经典并非“唯一性”。“多样性”的经典不但对理解能力提出考验,对辨识能力同样。
            并‘且’笃‘信’後‘世
            已经开始考虑“高维宇宙”等终极哲学课题并有所领悟。


            IP属地:甘肃98楼2016-02-23 16:16
            收起回复
              这’等‘人,是’遵‘守’他‘们’的‘主’的‘正’道‘的;这’等‘人,确’是‘成’功‘的。
              还需要注解吗?????


              IP属地:甘肃99楼2016-02-23 16:17
              收起回复
                这部经,是“敬畏者”的向导。
                “敬畏者”的词源注解结束。
                那达不到“敬畏者”门槛的其他人呢???
                “穆敏”吗
                用理智去寻找判断“敬畏者”的存在。
                然后“ysl"吗。顺从!!!!


                IP属地:甘肃100楼2016-02-23 16:21
                收起回复
                  2025-08-01 15:20: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黄牛之长
                  要想一句一句细注
                  太过夸张。
                  主要针对穆黑言论吧。
                  这一章的首尾都强调了”经典“”先知“的”非唯一性“
                  除了“这部经”,承认大面积的其他经典与先知。
                  真理唯一,经典记载追寻真理的途径。
                  逻辑上是怎么推出“经典”的“唯一性”????
                  这个逻辑回路我实在理解不能。
                  再继续,真理唯一,经典不缪。这个逻辑概念等同吗?????
                  “这部经”不缪,是怎么推导出其他“经典”谬误的????
                  不过,如果逻辑合格,就不会卢瑟了。


                  IP属地:甘肃101楼2016-02-23 18:27
                  收起回复
                    这一章里
                    有对“伪信者”“背道者”的一些名词注解
                    如是(聋‘的,是’哑‘的,是’瞎‘的,所’以‘他’们‘执’迷‘不’悟。)
                    (或者如遭遇倾盆大雨者,雨里有重重黑暗,又有雷和电,他们恐怕震死,故用手指塞住耳朵,以避疾雷。真主是周知不信道的人们的。)
                    (电光几乎夺了他们的视觉,每逢电光为他们而照耀的时候,他们在电光中前进;黑暗的时候,他们就站住。假如真主意欲,他必褫夺他们的听觉和视觉。真主对於万事确是全能的)
                    这么说吧,是因为他“瞎”所以他“背道”。不是他背道了他才“瞎”
                    这个会刺激到部分人的灵魂,其实很好理解。你骂一个“没瞎”的人,“瞎了吗”?。是骂
                    对真“瞎子”就是“侮辱了”。“他们恐怕震死,故用手指塞住耳朵,以避疾雷”
                    这个事呢,道理是对的,但是要分场合。
                    所以(不信道者,你对他们加以警告与否,这在他们是一样的,他们毕竟不信道)
                    (对于宗教,绝无强迫,因为道之显著。)


                    IP属地:甘肃102楼2016-02-23 18:43
                    收起回复
                      古蓝的结构是前所未有的。
                      没有任何一部书的结构展开是古蓝一样的。
                      古兰既非渐进式铺开,也非纲目式铺开,也不是时序性铺开。
                      前文说过,古兰有好几个下降时期的背景。
                      每个时期内的语法特点是有差异的。
                      但是这部书并非按照下降时期做排序。
                      而是“打乱”的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04楼2016-03-02 17:59
                      收起回复
                        这样一来。
                        古蓝无法像“史哲”巨著一般整理出非常清晰的轴线。
                        又与其他的如“易”“心”等纯哲学经典不同。
                        这两部书的抽象程度太高,完全没有以虚演实的过程。
                        纯粹的“虚”是没有价值的。
                        将“虚”演“实”势必要套入现实格局。
                        公式加条件加计算才是结果吗。
                        而“古蓝”的结构,将“条件”抽象掉了。
                        也就是说,是无法考证其“适应性”的。
                        而这正是这本书作为“经典”的根本性前提。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06楼2016-03-02 18:17
                        收起回复
                          这本书,的章节词句是“混乱”的。
                          再没有遇到具体性的客观条件时,是幽玄的。
                          对于研究这个领域的“学者”来说。
                          一般的建议是“通背”
                          这种方式有点像古华夏对“四书”的方式。
                          以“论语”举例。很多家庭再孩子可能还没入学前,就强行的要求孩子“通背”了。
                          对一个未入学的孩子来说,理解记忆是不可能的。
                          但是,有过这样经历的孩子,会是一生的财富。
                          他再教育他的孩子时,用同样的方式。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07楼2016-03-02 18:24
                          回复
                            我们知道,“论语”是“易”的注解。
                            没听说过谁叫孩子背“易”的。
                            这个的区别呢?
                            虚与实的区别。
                            子曰
                            食不撤姜。
                            这是夫子再当时以有客观环境下对物质生活的高水准要求。表达的是向上的追求。
                            现代人可以效仿夫子的“格调”。
                            你非要顿顿“食不撤姜”
                            不是脑残是啥???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08楼2016-03-02 18:29
                            回复
                              2025-08-01 15:14: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古蓝”与“论语”又不同。
                              古蓝中“虚”的地方远大于论语。
                              “古蓝”更像“易”与“论语”的合本。
                              而“虚”“实”的部分是打乱的。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10楼2016-03-02 18: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