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珠吧 关注:765贴子:8,288
  • 7回复贴,共1

“至纯天珠”是什么:货币珠假说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建成手工珠镇楼。
本文讨论的“至纯天珠”指:采用“型二工艺”人工蚀花、至少有千年以上历史、流传于藏地和藏文化圈、被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台湾商人冠以“天珠”称谓的蚀花玛瑙。以下简称“天珠”。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7-28 22:31回复
    对天珠有一定了解的朋友,多多少少会有如下一些疑问:
    1、天珠至今未有出土记录。
    2、西藏并不出产玛瑙,也没有任何关于蚀花工艺的传承,但天珠只出现在藏区,包括国外的藏传佛教文化区。
    如果问题1还能用藏人的丧葬习俗来回答,但结合问题2就很奇怪了。比如说我们俗称的“药师珠”,同样生产于域外,被藏人喜爱,但它在域外有大量出土记录。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7-28 22:31
    回复
      3、天珠的存量好像非常大,老天珠怎么会有那么多?
      4、解放前藏区是农奴制社会,高等级的珠宝应该只出现在少数人手中,为什么现在好像许多藏人都拥有天珠?
      关于这两个问题,很多朋友会认为现在古珠商家持有的天珠都是新仿珠,但这个观点也同样存在难解释的地方:
      古珠表面的氧化层、打磨痕、孔道是作假者很难攻克的难关;如果真有这种高超的造假技术,为什么没有被下放到市场更大的新天珠领域。
      (大家可以有不同看法,但我不持这个观点)
      姑且认为,天珠真的存量很大,且同样流通在权贵阶层以外的人手中。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7-28 22:31
      回复
        5、至今未有关于天珠的老镶嵌记录。
        6、多数天珠表面有较大磕碰(俗称风化纹)和磨损。
        问题5的意思是,如果天珠是藏人尊崇的珠宝,那必然会存在天珠的镶嵌配饰出现,大昭寺那尊佛像上的可不是老镶嵌
        问题6的意思是,如果天珠真的很宝贵,为什么没有被更妥善的保存呢?须知许多糖球、药师珠、蜜蜡、松石、南红上面,都没有那么多的磕碰。
        这是否说明,天珠在过去藏文化圈里并不是特别了不起的珠宝?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07-28 22:32
        回复
          7、天珠真的能入药吗?
          关于问题7,我查了被许多天珠商家提及的《晶珠本草》,上面并没有关于天珠的记录。其中“瑟珠”的解释也与天珠有较大差异,这里我贴上原文:“……虎伏块状,色为黑纹、黄纹、褐文相杂,纹长,斑小。人工造的条纹扭曲,注意不要相混。真品虎伏块状,纹长九倍……”
          天珠的最突出特点应该是圆形眼纹,但这里完全没提及。
          另外,《喜马拉雅天珠》中提到“药师珠”是《晶珠本草》中的“花斑瑙”,我查阅《晶珠本草》,发现“花斑瑙”和“药师珠”也根本对不上:“……虽然识别方法很多,但上面都有一些不规则的蓝、白、红色花纹,为其特点。一种上面有黑色花纹成九眼状……”
          这和一线药师珠也相差太远了,并且完全没提到其在藏区的俗称:羊眼(惹米)。
          根据问题7,我怀疑“天珠入药”大概是商家为天珠编出来的故事之一,意在提高它的文化价值;另外,《晶珠本草》中提到了几十种宝石半宝石,都没有提到天珠,天珠真的在藏人心中很崇高吗?未必吧?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07-28 22:32
          回复
            8、不同眼数的天珠存世量差异很大,为什么不制造更多眼数更多、图腾更复杂的珠子?把原石磨成更长更大的珠子,难道比磨成更小的珠子还难?
            关于问题8,目前存世量最大的是两眼天珠,五眼、八眼非常少,七眼更少……另外还有一些眼数更多稀有图腾,更是少的可怜。
            如果故人尊崇数字九,按理说应该九眼最多才对啊?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07-28 22:33
            回复
              综合以上问题,我们来看看天珠的特点:只流传于藏地;存世量不小;广泛流通于非权贵阶层;并未被当做珍宝对待;不同图腾的存世量差异很大;在制作难度没有太多差异的前提下,等级小的更多,等级高的反而更少……
              以上特点,像什么?是不是很像货币?
              仔细想想,如果我们把天珠当成货币,是不是很多问题都说的通了?
              没有出土记录——谁会把钱埋墓里?
              没有镶嵌记录——谁会把钱镶嵌在首饰上?
              只流传于藏区——在国外花不了人民币。
              老天珠怎么有那么多——货币啊,当然嘛。
              天珠为什么有那么多磕碰——因为要流通。
              不同眼数存世量差异大——毛票比大票多。
              那么多藏人都有天珠——只要不是奴隶,手里就会有货币。
              天珠价格居高不下——正是因为存量大,所以对商家来说更有炒作的欲望。我认为这个解释比少数人掌握着仿造老天珠的技术更为可信。
              不同眼数、纹路的天珠有细微差异,比如折现二眼、如意二眼;虎牙和双线虎牙——不同时期货币有不同的版别。
              近现代藏人更喜爱绿松、南红、珊瑚、蜜蜡、象牙——这种货币在很久以前被废止了。
              现在,我们试着还原一下天珠是什么:
              天珠原产于域外某国,有着一般等价物的属性,通过贸易和掠夺到了藏地。因为藏地工艺落后,这种蚀花玛瑙曾经一度成为藏区的货币,于是域外天珠大量流通到藏区。
              在某个时期以后,这种货币体系被废止了,于是天珠渐渐被藏人淡忘,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台湾商人为它冠以“天珠”美称,并编撰了一系列故事。因为存量巨大,且不可再生,对商人来说有极大的炒作空间……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07-28 22:33
              回复
                一家之言,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不过码字不易,还是希望@the刹比 吧主能加个精。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4-07-28 22: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