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修行吧 关注:22,817贴子:3,023,804
  • 4回复贴,共1

顿悟入门,识自本心——分别心从何而来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婴儿面前用手遮住脸,再打开,婴儿会很惊奇,因为缺少对于直观事物的整体认识和整合的形象、且缺少思维的连贯性,或者说缺少直观上的时空形式,小宝宝真的以为用手遮住后人脸就消失了。
能视物后,婴儿对视觉上给予更大刺激的东西感兴趣。通过经历事物的变化,感觉到饥饱变化、亮暗变化、同一环境前一、后一的感官认识,逐渐形成线性思维,所以我们可以说:时间是感性直观的纯形式。这是人类心智自发的功用,基于肉身,天性如此。
这一思维模式奠定了对比心的基础,当感官中的物被概念化后,如红色这一范畴性概念出现后,看到不同纯度的红色时,我们有了它比它更红一些的概念。
诸如美丑、善恶、大小、快慢等概念,这是人强加于物甚至强加于自身的观念。基于个体的感性经历,人有了向好之心,嫌贫爱富、扬善避恶、趋吉避凶成为了个体的自我规定(麻烦的是当规定套在他人身上时)。一旦个体行为和自我规定相违背,并被自我认识到,名为内疚、痛苦、气愤等情绪就会升起。(而套用他人身上加以规定时则更显理性的狂乱)
既人自我规定了概念中人的存在的假象,当感官对象与自我规定的假象有别时,自我意识于此给予对象规定错、恶、丑、傻等概念,或者说是判断。
于道观之,物无对错、美丑、善恶之分。皆因假我做戏。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7-29 08:31回复
    其实佛学中也有相应的学说,比如《大乘起信论》中的三细六粗,一定是先有相之后才有的分别。但说的不够详细,我上边说的多是意识上的分别,但意识首先是基于肉身的,而人体是有遗传基因的,决定了个体先天的那一部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7-29 08:59
    回复
      在《大乘起信论》中,“三细六粗”是用来描述心识从最初的无明状态发展到产生各种烦恼和世间现象的过程。这一理论主要探讨了心识如何从一种非常微妙的状态逐步演化成较为明显的心行活动。
      ### 三细
      “三细”指的是三种非常细微的心识状态,这些状态难以被普通人的意识察觉:
      1. **无明业相**:这是从真如(实相)生起妄动的最初状态,是由于根本无明而引发的。
      2. **能见相**:这种状态是指主体能够开始意识到外境的存在,但还没有形成明确的认识。
      3. **境界相**:这是指外境开始被感知,但还处于一种非概念性的阶段。(感性意识)
      ### 六粗
      “六粗”则是指随着心识活动的发展,更加明显和具体的六个阶段:
      1. **智相**:在此阶段,个体开始有了认识能力,并且能够区分不同的对象。(知性意识)
      2. **相续相**:这表示认识活动的持续性和连贯性,也就是意识流的连续不断。
      3. **执取相**:这是对事物的执着,包括对自我和外物的执着。
      4. **计名字相**:此时人们开始给事物命名和分类,用语言来表达它们。(概念)
      5. **起业相**:这涉及到了行为层面,即根据前面的认知和执着采取行动。
      6. **业系苦相**:最终,这些行为会导致苦果,即因过去的业力而产生的痛苦。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7-29 11:36
      回复
        很多人可能执着于善相,觉得这是好的啊,人就得做好事。首先善的、好事是人的主观判断,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说法,是好的还是坏的?捕鱼治理环境是好的还是坏的?打击宗教是好的还是坏的?再如人杀熊,我们处罚他,不是因为主观上判定他是恶的,而是基于生存环境或其他原因,制定了保护动物的法规。如果熊袭击人,你手边刚好有猎枪且你射击技术不错,你怎么办?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7-29 15:58
        收起回复
          不执善也不执着恶,随缘而应,就像射不射熊那个问题一样。其实要是能早日放下心中好恶,很多事上就越是可以早点放过自己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7-29 17: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