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吧 关注:186,107贴子:9,294,125

船长与吧友病情交流贴(吧里老人新人均可进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肝胆相照论坛交流版版主,之前也是乙肝吧的小吧主之一,最擅长的就是交流病情和分析病情,可以适当的给出一些治疗及用药方面的建议!主要是吧里的新兵蛋子比较多,没上船的,准备上船的,已经上船的,还在犹豫要不要上船的,或者笃定上船琢磨着找到某个合适的时机再上船的,都可以在这个帖子里交流交流!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交流内容可以在这个帖子里公开给大家看和讨论,如果是某一个吧友发的帖子,回复的内容仅可供其本人作用更大,并且帖子刷新速度很快,几分钟内就埋在首页之外了!所以特意开了这个交流贴,仅供吧友们共同参考及讨论!仅此而已!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6-29 22:44回复
    2021版《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前2个图片)和2019版《指南》(第3个图片)关于抗病毒治疗适应症的规定: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6-29 23:10
    回复
      2015版《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关于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的规定:(2015版偏保守,2019版和2021版偏激进且更积极主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6-29 23:31
      回复
        【重磅】2019年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发布(非终稿)
        8月24日,《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以下简称《指南》)于“第十九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暨2019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年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年会”期间发布(非终稿)。《指南》执笔人之一、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贵强教授对最新版《指南》进行了解读。相关内容如下。
        该版《指南》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共同制定,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共提出27条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1:新生儿乙肝疫苗预防
        (1)对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2h内尽早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在1和6个月龄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A1)。
        (2)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2h内尽早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同时在不同部位注射100 IU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在1和6个月龄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建议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于接种第3针乙肝疫苗后1-2个月进行HBsAg和抗-HBs检测。若HBsAg阴性、抗-HBs<10mIU/mL,可按0、1、6月免疫程序再接种3针乙肝疫苗(A1)。
        (3)HBsAg不详母亲所生早产儿、低体重儿也应在出生后12h内尽早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和HBIG。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满1月龄后,再按0、1、6月程序完成3针乙肝疫苗免疫(A1)。
        (4)新生儿在出生12h内接种了乙肝疫苗和HBIG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B1)。
        推荐意见2:
        ·对于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乙肝疫苗的儿童,应及时进行补种。
        ·第1针与第2针间隔应≥28天,第2剂与第3剂间隔应≥60天。
        推荐意见3:
        ·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的成人,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如60μg)和针次;
        ·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1针60μg或3针20μg乙肝疫苗,并于第2次接种乙肝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清抗-HBs,如仍无应答,可再接种1针6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A1)。
        推荐意见4:意外暴露HBV者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
        (1)在伤口周围轻轻挤压,排出伤口中的血液,再对伤口进行生理盐水冲洗,然后用消毒液处理。
        (2)如已接种过乙肝疫苗,且已知抗-HBs阳性者(抗-HBs≥10mIU/ml),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虽接种过乙肝疫苗,但抗-HBs<10mIU/ml或抗-HBs水平不详者,应立即注射HBIG 200~400 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针乙肝疫苗(20μg),于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20μg)。
        (3)应立即检测HBV DNA、HBsAg,3~6个月后复查
        推荐意见5:
        ·鼓励一般人群在常规体检或就诊时进行HBsAg、抗-HBc和抗-HBs筛查;
        ·对高危人群、孕妇、接受抗肿瘤(化疗或放射治疗)、免疫抑制剂和直接抗丙肝炎病毒药物(DAA)治疗,以及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患者进行HBsAg、抗-HBc和抗-HBs筛查。
        ·对HBsAg、抗-HBc和抗-HBs均阴性者,建议接种乙肝疫苗
        推荐意见7:
        血清HBV DNA阳性、ALT持续异常(>1xULN)且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建议抗病毒治疗。
        推荐意见8:
        血清HBV DNA阳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HBsAg阳性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建议抗病毒治疗。
        推荐意见9:
        血清HBV DNA阳性、ALT正常,有下列情况建议抗病毒治疗:
        (1)肝组织学显示显著炎症和/或纤维化(G≥2和/或S≥2)(A1);
        (2)有乙肝肝硬化或乙肝肝癌家族史且年龄30岁以上(B2);
        (3)ALT持续正常,年龄大于30岁,建议无创肝纤维化评估或肝组织学检查,存在明显肝脏炎症或纤维化;
        (4)乙肝相关肝外表现(B1)
        推荐意见10:
        HBeAg阳性慢性感染者:应用ETV、TDF或TAF在治疗,总疗程至少4年。在达到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ALT复常、HBeAg血清学转换后,再巩固治疗至少3年(每隔6个月复查一次)仍保持不变,可考虑停药,延长疗程可减少复发(B1)。
        推荐意见11:
        HBeAg阳性CHB应用Peg-IFN-α抗病毒治疗。治疗24周时,若HBsAg定量> 20000 IU/ml,建议停用Peg-IFN-α治疗,改为NAs长期治疗(B1)。有效患者治疗疗程48周,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延长疗程,但不宜超过72周。
        推荐意见12:
        HBeAg阴性慢性感染者:应用ETV、TDF或TAF治疗,建议HBsAg消失且HBV DNA检测不到,停药随访(B1)。
        推荐意见13:
        HBeAg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6-29 23:44
        回复
          推荐意见13:
          HBeAg阴性CHB应用Peg-IFN-α抗病毒治疗。治疗12周时,若HBV DNA下降< 2log10IU/ml,或HBsAg定量下降<1 log10 IU/ml,建议停用Peg-IFN-α治疗,改为NAs长期治疗(B1)。有效患者治疗疗程48周,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延长疗程,但不宜超过72周。
          推荐意见14:
          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推荐应用ETV、TDF、TAF长期抗病毒治疗,或应用Peg-IFN-α治疗,但需密切监测相关副作用(A1)。
          推荐意见15:
          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推荐应用ETV、TDF或TAF治疗,长期治疗(A1)。禁用干扰素治疗。
          推荐意见16:
          应用ETV、TDF或TAF治疗48周,若HBV DNA > 2000 IU/ml,建议调整NAs治疗,也可以换用Peg-IFN治疗。
          乙肝肝硬化等进展期肝病患者,应用ETV、TDF或TAF治疗24周,若HBV DNA > 2000 IU/ml,建议换用或联合治疗(C2)。
          推荐意见17:
          所有接受化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起始治疗前都应常规筛查HBsAg、抗HBc(A1)。对于HBsAg阳性者,在开始免疫抑制剂及化疗药物前一周,或至少同时应用抗病毒治疗(A1),优先选用ETV、TDF或TAF(B1)。
          对HBsAg阴性、抗-HBc阳性者,若使用B细胞单克隆抗体或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应预防使用抗病毒药物(B1)
          推荐意见18:
          ·慢性乙型肝炎准备妊娠患者,或妊娠期间诊断CHB者,存在抗病毒指证时,在充分沟通并权衡利弊后,可以使用TDF治疗。
          推荐意见19:
          ·抗病毒治疗期间意外妊娠的患者,若使用TDF或LdT或LAM中,建议继续妊娠;
          ·若使用ADV或ETV,可继续妊娠,并换用TDF(B1);
          ·若应用干扰素治疗,建议向孕妇和家属充分告知风险,由其决定是否继续妊娠,若继续妊娠应换用TDF(C2)
          推荐意见20:
          ·妊娠中后期HBV DNA > 2 x 105 IU/ml,在充分沟通知情同意基础上,可于妊娠第24~28周开始应用TDF或LdT抗病毒治疗(A1)。
          ·免疫耐受期孕妇建议于产后即刻或1~3个月停药。
          ·TDF在母乳中浓度极低,母乳喂养不是禁忌症(C2)。
          ·停药后应至少每三个月检测肝功能,直至产后6个月,肝炎活动者应该抗病毒治疗(A2)。
          推荐意见22:
          ·慢性肾病患者、肾功能不全或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推荐ETV、TAF或LdT作为一线抗HBV治疗药物,尽可能避免应用ADV或TDF(B1)。
          ·对于存在肾脏损害高危风险的CHB患者,应用任何NAs抗病毒过程中均需监测肾功能变化。
          ·已应用ADV或TDF的患者发生肾脏或骨骼疾病、或存在其他高危风险时,应考虑改用ETV或TAF(B1)。
          推荐意见23:
          ·HCV/HBV合并感染者应用DAA治疗HCV时,需给予NAs治疗可以预防HBV再激活,DAA治疗结束12周后,可考虑停止NAs治疗(B2);
          ·HBsAg(-)、抗-HBc(+)者应用DAA期间,需密切监测,如ALT异常升高应进一步检测HBsAg和HBV DNA定量,如阳性应加用NA治疗(B2)。
          推荐意见24:
          HBV/HIV合并感染者,建议选择对HIV和HBV均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组合。
          推荐意见25:
          HBV相关急性、亚急性、慢加急性和慢性肝衰竭病死率高。若HBsAg阳性建议应用ETV、TAF或TDF抗病毒治疗(A1)
          推荐意见26:
          HBV相关HCC(肝细胞癌)患者,若HBsAg阳性,推荐应用ETV、TDF或TAF抗病毒治疗。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6-29 23:46
          回复
            赞👍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6-29 23:50
            收起回复
              2019版《慢乙防治指南》较2015版《慢乙防治指南》的一些改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6-29 23:58
              回复
                抗病毒治疗后,对未来仍然恐惧的你,心态还好吗?
                开导开导你:
                天天琢磨天会不会塌下来,就会导致一个原本健康的人也会吃不好睡不好的,而实际上天没那么容易塌下来;对于几乎不可能或概率很小的事情过分担忧,凡是总向最糟糕的方向使劲儿,即便是有再多的精力也会消耗殆尽;做对的事情可以避免不好的事情发生;已经再做对的事情了,还能怎么办?剩下的只能靠运气了;有些事儿想太多,只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平常心,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明天的太阳照常升起......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6-30 01:02
                收起回复
                  欢迎船长回归!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2-06-30 07:42
                  收起回复
                    @蛟龙覆海
                    内容太长,楼中楼发布不来,这里回复你:
                    大三阳,肝功能转氨酶正常,如果只是简单的单位体检,只查了转氨酶,肝功能的其他项目没有做,那么可以自己私底下查下全面的肝功能情况,加查个病毒量HBV DNA,半年到一年一次B超或肝硬度扫描;如果年龄大于30岁,有家族史(硬化/肝癌)的情况,即使肝功能正常,但病毒量阳性,根据19版和21版的《指南》要求也是推荐抗病毒治疗的;如果没有家族史,但年龄大于30岁,病毒量阳性,转氨酶正常,但肝组织学检测肝细胞炎症级别或肝纤维化级别达到2级或2级以上,也是需要抗病毒治疗的;如果病毒量阳性,肝功能正常,肝组织学也没有达到2级,也没有家族史,那么就是属于HBV感染的携带状态,定期做好复查就可以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6-30 09:42
                    收起回复
                      船长,恩替卡韦抗病毒七年,检查一直正常,最近彩超突然有囊肿,不到一公分,无回声。胆囊隆起病变,这跟乙肝关系大不大,是否需要进一步排除囊肿性质?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06-30 22:36
                      收起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06-30 23:41
                        回复
                          甲胎蛋白,病毒,肝功都正常,就是突然多了囊肿跟胆囊息肉,不知道是不是跟乙肝有关,以前没有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06-30 23:43
                          收起回复
                            不排除和肝病有一定联系;胆囊息肉,很常见的,有肝病的一般胆囊容易出问题,毕竟胆囊是长在肝脏上面的,用来存储肝脏分泌出来的胆汁的,胆汁是参与消化功能的;胆囊息肉,只需要定期复查,看它会不会变大;肝囊肿,诱因也有很多,有单纯性肝囊肿,有先天性的肝囊肿,病因不明,获得性肝囊肿病因有炎症、创伤和肿瘤等等,还有多囊性肝病以及肝包虫囊肿;目前来看你的情况还不确定,如果不是先天的,也不是多囊性的,也不是肝包虫导致的话,极大可能是获得性肝囊肿,如果不大,先定期复查,看看以后会有什么变化,如果不长大,就不不影响的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2-07-01 00:04
                            回复
                              @我是黑市
                              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本身就已经大大降低了未来发生恶变的风险了;人就是这样,吃五谷杂粮,即使没有乙肝的人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病症,主要和食品安全、生存环境、个人的体质及不良的恶生活习惯等等,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有些因素是可控的,有些是不可控的;尽量保证食品安全,平常适量的运动锻炼,保证健康体魄提高自身免疫力,坚持做对身体有利的事情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2-07-01 07:2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