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31日漏签0天
刀郎吧 关注:322,309贴子:3,658,055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 546回复贴,共12页
  • ,跳到 页  
<<返回刀郎吧
>0< 加载中...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山歌寥哉》歌词全面解析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我是王述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本文较长,有三万九千余字,不能一次性上传,争取几天内全部贴完整。
*纵观一个月来的解析类文章和视频,本文解析的广度、深度和准确度是目前最佳,对喜欢刀郎新歌的朋友来说,值得品阅。
*刀郎的《山歌寥哉》以及之前的《弹词话本》和《世间的每个人》,是划时代的伟大的文艺作品,它们不只体现在音乐上,也体现在文学、诗歌、文化、哲学等方面。目前网上的火热,不只是一个热点,《山歌寥哉》终将以经典作品的形式被大家接受。《山歌寥哉》对大众和社会的认知、观念、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更好地理解《山歌寥哉》对每个人都是很有益处的。
*本文作者为王述,某信上为“王述”,欢迎关注、支持,谢谢!
*另外的地方发文时,我引用了刀郎老师的歌曲,网上在传刀郎老师这个专辑不收版权费,请问大家这事是否为真?


  • 我是王述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山歌寥哉》歌词全面解析
作者:王述
二00二年的第一场雪,于大多数人来说,它是匆匆岁月中常见的自然景象;于少数善感的人来说,它是一次多愁的感怀;于歌手刀郎来说,在他人生路上太多次伤情感怀之后,它是迸发的一次创造灵感。以此创作的歌曲《2002年的第一场雪》,成为了刀郎人生路上至关重要的转折点。2004年初,刀郎的同名专辑发行,在未经宣传的条件下,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其中三首歌《2002年的第一场雪》、《情人》、《冲动的惩罚》一夜爆红,至今仍是大家耳熟能详久听不腻的旋律。
刀郎这盘专辑中的三首原创,和当时市场上大多数通俗歌曲一样,依然是爱情题材,风格也一样,伤感、哀怨、失意。2020年前,他翻唱过不少民歌,自己原创不多,三首成名的原创之后,他于2006年出过独立创作的专辑《刀郎Ⅲ》,其中传唱度高的有《西海情歌》和《手心里的温柔》。本人喜好偏向于摇滚和民谣,当时并未作过多关注。一次偶然听见《西海情歌》后,以为它是经典民歌,自己似曾熟悉却从未听过,想去弄清楚歌曲背景及传唱过程中的故事,才发现原来是刀郎的原创。至此,开始特意关注刀郎。
被圈子里掌握话语权的人说成不具备审美观点的几首大概是3首成名作吧,实话说,“不具备审美观点”的说法(这句话语意不通,大概是审美性差、低俗的意思吧),没法反驳。因为本来就是通俗类歌曲,能雅致精美到哪去呢。市场上传唱的那么多通俗歌曲,一首比一首俗,那该咋个说呢?音乐或者别的艺术作品不能含糊地用俗或者审美性差来作为判别标准。刀郎的成名作能得以传唱,胜在旋律简单舒畅、歌词表露出质朴和真情,而且刀郎的嗓音苍凉、高亢、嘹亮,这几种元素叠加,辨识度高、易于共鸣。你一句“不具备审美观点”就把别人踩下去,是觉得能让自己作品无限拔高吗?显然,这句毫无专业涵养的评价无法让大众信服,更让专注音乐创作的刀郎心寒心塞。
一次采访中,刀郎直白地说过“我也斗不过他们”,他只能选择沉默和隐退,沉浸到自己的音乐世界中去。所幸,他已受到大众认可,可以不再为了利与名而奔波、劳心劳力。
对于每一个有所追逐有所抱负却穷困潦倒的创作者来说,自己的作品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并因此而带来了名与利,都是非常渴望的事。2004年刀郎成名之后,他得到了一切,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他并未开心多久,反而因此而犯愁、害怕。因为,名与利并不是他的目的,对于坚持本真挚爱艺术专注音乐的歌者来说,他只想籍此减少生活的羁绊,投入到自由的创作中去,而现实中得到的名却增加了更多的羁绊与负累。


2025-07-31 16:14: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我是王述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十六岁高中未毕业就跨入社会,学乐器、组乐队、酒吧驻唱,辗转全国各地,刀郎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
刀郎原名罗林,四川内江市资中人,生于1971年6月22日。他的青春期,正处于最开放的年代,空气中到处萦绕着理想主义的气息,年轻而拥有音乐天分的刀郎,如窦唯、许巍一样,为了音乐放弃了学业,背离了对大多数人来说正常的人生轨迹。刀郎父母是文工团成员,有位表哥也是乐手,他耳濡目染,加上表现出的音乐天分得到表哥的认可,自然而然地把在音乐上有所成就作为了自己懵懂的理想。
创作这条路有多难,少年是不会去想的,只有过多地体会到人生的心酸与无奈后,才会发出悲凉的呼喊。
刀郎应该是一位深情而真诚的男子,因为二十岁的他大胆地求婚于大他四岁且离异的女子。可惜这次婚姻让他尝到了一次刻骨铭心的心酸与悲痛,妻子因为不甘于贫穷,决绝地离开了他。《孩子他妈》那首歌,就是那时创作的,这首歌其实艺术性并不高,因为艺术表现力并不丰富,歌中除了凄惶惨然,没有别的任何内容,听之揪心。对刀郎来说,那段经历及那首歌是他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也许对于某些伟大的开拓者来说,冥冥中在他经历磨难后都会得到阳光的眷爱。第一位妻子离开他之后,刀郎去了海南,同样是组乐队、做音乐,他遇到了爱他理解他支持他的伴侣朱梅,并相携相扶恩爱到如今。1995年,刀郎跟随妻子朱梅回到新疆。他成立了音乐工作室,一边面对生活的清寒,一边不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直到九年后的2004年。
刀郎的艺名来源于新疆一个刀郎部落,刀郎的歌采风于刀郎木卡姆、麦西热瓦甫及维族音乐。他早期的歌融合通俗与新疆各民族音乐元素,配合他得天独厚的嗓音,创作的作品能直抵人心广受欢迎,这是一位对音乐真诚执着的歌者辛勤劳作孕育出心血结晶后理应获得的报酬。如果仔细体会,《刀郎Ⅲ》已经偏离了通俗歌曲的风格,词曲唱中有游吟诗韵味的民谣风格,其中的代表作甚至可以比肩经典民歌。只从对歌者的接受度来看,笔者接受刀郎对西域民歌的演绎更胜于王洛宾的判断。
流行歌坛殿堂级人物罗大佑曾评价过刀郎早期的歌,他说:他(刀郎)可以把唱歌唱得像讲话一样,但是旋律还在里面。流行音乐界有过重大成就的词曲作家、流行音乐协会主席付林,在针对刀郎早期音乐时曾专门谈论过,他说刀郎是“中国歌坛的代表人物,是西部风情的代表人物之一”。


  • 我是王述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刀郎的歌曲大火,也得到了不少大咖的肯定与认可,按说他的事业应该一帆风顺。但未曾想,文学也好,艺术也好,总是存在一个圈子,这个圈子对圈外的人非常不友好。当时有位作品不多但是看上去风生水起的歌手,他曾说,刀郎适合做幕后,不适合在台面上演唱。这么明显颠倒是非的话语,显然成了后来刀郎粉丝跑去别人视频下围观反讽,蔚然而成现象级事件的直接诱因。毕竟,普通人都没有话语权,看着鸠占其位者的胡言乱语被啪啪打脸是爽心悦目的事。就像那些玄幻爽文广受追捧,不是没道理的。有好事的网友把刀郎和某人唱《一剪梅》的视频放在一起作比较,视听的类比效果极其明显,刀郎的歌声嘹亮雄浑不失细腻柔美,某人的《一剪梅》却唱出了一剪没的效果来,引得众人一阵狂欢。
2013年后,刀郎开了最后一场演唱会后,彻底隐退,潜心做自己的事,他享受自己的生活并专注于音乐上的探索。
再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时,时间已经到了如今的2023年,刀郎已经52岁。他的新专辑《山歌寥哉》刚发行即引起轰动,短短数日内各大平台总播放量已经创世界纪录。一时间各种解读、链接、翻唱层出不穷,各种再创作、新演绎,甚至相关事件都已成为热门话题,比如,新专辑取材于聊斋,导致现在蒲松龄故居所在地淄博市的旅游业大火。
前几天专辑刚出来时,各自媒体闻风而动,大多蹭最热的《罗刹海市》并有所评议。看得多了,发现评议内容多流于浮泛简洁,或有不少错漏。比如前一周内,几乎所有自媒体都引用“刀郎磨刀二十年”“刀郎十年磨一剑”“久未有新动作”之类的说法。本人特意关注刀郎和刀郎新歌已有多年,所以明白有这种说法的自媒体对刀郎是多么的不了解。写评议前如果去某个播放平台上听一听刀郎的歌,就会知道他不是“十年磨一剑”,更不是“久未有新动作”。最近四年,刀郎已经发行了四张不错的专辑,分别是《弹词话本》、《如是我闻》、《世间的每个人》及《山歌寥哉》。
此外,除了过多的人狂欢于《罗刹海市》的讽喻暗骂却未关注到刀郎其它新歌的优秀之处外,尚有不少自媒体写文任意表达自己对《山歌寥哉》的误读与曲解。
之前,本人已非常喜欢《弹词话本》和《世间的每个人》,说是如痴如迷也不为过,分别在此公众号里引用过《向着大海而行》和《瓜洲渡》两首歌曲。最近,又常听《山歌寥哉》,听得许多感喟出来,因此心挠手痒,聊叙一二,试着在此全面解析《山歌寥哉》歌词。
解析前特此说明:如果本文所解析《山歌寥哉》与刀郎的本意有所偏离、遗漏或是差错,定是本人见识不够、认知浅窄所致,绝无丝毫对刀郎先生的不敬之意。其中涉及对刀郎本人心意揣摩或个人经历描述,如有冒犯,深表歉意,如得刀郎本人会意或网友如实指出,本人定当立即修改。


  • 我是王述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01 序曲
刀郎在序言中引用冯梦龙的话,说山歌属民间性情之响,与楚辞和唐诗比起来,算不得高雅,遂不得列之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当然,这是冯梦龙为自己整编山歌这项成就的自谦之辞,刀郎引用于此,亦为自谦。同时,刀郎与冯梦龙一样,他们都意识到,“代有歌谣”的山歌虽只流传民间,但其中好的作品自有其价值。山歌是大众的心语谣曲,千百年来,传唱不绝,理应与唐诗宋词之类雅声一争高下、同列乐府。
雅与俗、正与倚、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在漫长的诗歌文学发展史上,其实我们的审美导向中并无刻意的扬与抑、抬与踩。
诗有风雅颂,其中的风就是各地的山歌,孔子整理后,成了后世两千多年来所有传统文学的源头之一,大雅如辞赋家司马相如与骈文巅峰《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也都奉《诗》为经。另一文学源头《楚辞》(其中的一首《离骚》常用来代表《楚辞》,专辑中的“楚骚唐律”就是指楚辞和唐诗)为大诗人屈原的个人创作,但他也全是借鉴长江中游湘楚巴渝地区的山歌民谣而来。
唐诗宋词虽雅,其中也有大量明白晓畅的俚俗口语,因为诗词不论遵《诗经》、还是模拟其后的《古诗十九首》和乐府辞,都与山歌一脉相承。所谓雅正,只是流传过程中,文人从文采性、广博度、立意、境界等方面有所发扬,以致于历朝历代显现出,好的诗词作品方能登大雅之堂的效果。其实山歌与文人的诗词同源,只是流传出来好的山歌不多而已。而流传出好的山歌不多,又是因为古时非读书人不受重视,优秀的文人在这方面发挥创新太少的缘故。
当年胡适写《白话文学史》,已经把雅与俗这个问题说透。


  • 我是王述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冯梦龙虽收集整理了两本山歌集——《山歌》和《挂枝儿》,但绝大多数是艳情歌,内容略显单一;而且遗憾的是,作为传统文人,因没有创作山歌的环境,他并无自己的山歌类作品。此后,由于传统文化一直在没落,不但山歌无所创新和发扬,现在连其它所谓正统的文艺类作品都少了惊艳之作。
而今刀郎一曲“九州山歌何寥哉”出世,大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悌下”之感。陈子昂当年登幽州台而歌,不外乎作如此慨叹。此外,寥哉谐音聊斋,也是对源发于《聊斋志异》的一种致敬之意。
“一呼九野声慷慨”,山歌蕴涵几千年的文化传承,目前的局面却难以秉承其宗。刀郎其人虽谦虚而低调,但因其挚爱,未尝无有当仁不让之心。听了刀郎《山歌寥哉》整个专辑,再来细品《序曲》,也许你会油然而明刀郎心中竟有一股豪迈。这股豪迈,就是诗仙太白在一千多年前所歌——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序曲前两句表明自己立意,说了为何要做这盘专辑,也说了专辑的形式是“山歌”。
“犹记世人多悲苦”,山歌是众生之歌、庶民之谣,这两句告诉大家,专辑里山歌的内容是有关世人众生的。当然,并不只是作者刀郎以至高的境界来悲悯世人,因为他自己也是世人,他也有他的悲苦。这里说的是以慷慨寥哉的传承角度来看,大家有很多悲苦。
“清早出门暮不归”,为何选取这种情景来说明世人多悲苦呢?你看人世间的失恋、穷困、疾病、生离死别,哪一样不是悲苦的表现?与佛家所说的人生八苦,清早出门暮不归好像算不得什么。这里其实与最后一首《人生的底片》有一种呼应——有为的人生总会有悲苦。
中国最早的诗歌之一名《击壤歌》,词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道家的观念里,这是一种大自由大自在、畅然人生逍遥之游。拥有这种乐时,连人生八苦都不算什么了,因为人生八苦是自然现象,只要你心处大自由大自在之中,就可以不用在意。比较起来,拥有《击壤歌》中的悠然无为之乐,你让我当帝皇我都不干。
当然,刀郎这里的歌词与《击壤歌》意象重合,也许并非刻意为之,只是他的道之无为、佛之出尘的理念自然而然的流露。
《山歌寥哉》,我们所有人都可以唱,唱出自己的心声,唱出自己的感受,在忘情的歌声中获得喜乐。即使,当你听其曲,体会到了人生有那么多的悲苦,这种体会也会给你带来感悟的喜乐。
壮哉,《序曲》!


  • 云水之涧11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支持


  • 得心应足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支持待续


2025-07-31 16:08: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贴吧用户_QSE76M3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楼主,继续。


  • 游龙剑鱼
  • 高级粉丝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好


  • ZZZ9969
  • 高级粉丝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板凳上...


  • 翩翩1314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慢慢看,顶一下


  • 贴吧用户_at6CXaZ
  •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文艺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欣赏,一半的贡献在古松,一半的贡献在我们自己。一切欣赏的过程都是创造的过程。刀郎老师已经创造了《山歌寥哉》这张专辑,而如何听如何解读则是听众的事,我是这样理解刀郎老师不对《山歌寥哉》解读作回应。


  • 道晴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不错不错不错啊!!


2025-07-31 16:02: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作凡尘
  • 知名人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慢慢欣赏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 546回复贴,共12页
  • ,跳到 页  
<<返回刀郎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