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少年宫。
不大的教室里挤挤挨挨地坐了十几个孩子。在老师一番讲解后,纵使他们听得云里雾里,对新事物的好奇也仍然使得他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笔尝试。都是6、7岁的小孩子,第一次写大字的结果可想而知,他们多是糊了满手的墨汁,甚至脸上也不能幸免。
“哈哈哈你看你这猴样儿~”
“还说我,你也好不到哪里去!”
教书法的老师姓杨,这是一个大约五十上下的中年人,背微微有些驼,讲授完了便让学生自己下去自由练习。不论下面的学生写得走心还是不走心,坐得住还是坐不住,闹腾还是不闹腾……他都不戳穿,只是他背着手在教室里转来转去,静静地观察着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
踱到韩叙身边的时候,他放慢了脚步。
这个孩子引起他注意的原因在于他的专注。即使只是在练习最基础的横竖撇捺点,但是他也写得很认真很投入,一笔一划的,规规矩矩端着胳膊。教室里吵吵嚷嚷的,他不为所动,仿佛即使处于闹哄哄的集市,也仍然会这样踏踏实实坐着,不会受丝毫干扰。
性子比较静,也很认真,很适合学书法。杨老师点了点头,心中暗暗将这个孩子记下,继续朝前踱去。
少年宫的老师们更看重的往往是一个学生努力与否,他们更多地关注于学生是否有做好某一件具体的事的能力、以及肯为这件事付出多少努力。至于这个学生的家庭条件如何,父母背景如何,户口在哪里,这是全然无关紧要的,他们不会根据这些信息来对一个学生进行加分或减分。
写得好那就是写得好,不会因为别的什么而抹灭这一点。
很久很久以后,简单问韩叙,为什么写大字这么辛苦,你还是要学它?是因为特别喜欢吗?
他合上书,很认真地想了一会儿。
“因为我在那里体会到了被重视的感觉。”
也正是从进了少年宫开始,他第一次尝到了努力的甜头。写大字这种事,只要肯努力,进步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老师也会及时对此予以鼓励和褒奖,这无疑都是正反馈。他喜欢这种看着自己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前进的感觉。
没有对比也就没有眼界。那年在少年宫里,面对对他的字赞不绝口的杨老师和同学们钦羡的目光,韩叙第一次知道并不所有的学校都像自己的小学一样。
原来也有这么一种地方,能让你挺直了腰板活着。
后来长大一点了,韩叙才知道了“平台”这个词。一个人本身有实力与否这当然很关键,但是真正帮助你或者限制你发展的,是你的平台。从小学,初中,高中,再到大学,每一次的升学考试其本质都是资源和平台的争夺战。
在少年宫,韩叙第一次体会到父亲话中的含义,也清晰看到了自己人生系统的一个唯一可控参数:努力程度。
这个参数似乎是蓄积着无穷的能量的,只要运用得当,或许整个系统的性能都会大不一样,就像阿基米德那句著名的话——
“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翘起整个地球。”
他想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